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心得 > 正文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跑步的哲理
发布日期:2020-06-30    作者:奉贤区曙光中学 高三2班浦鑫   点击率:

 

毛姆说道:任何一把剃刀都有其哲学。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某些类似客观认识的东西来。本书便是以村上春树以跑步为基础创作的一种回忆录,包含着一些经验法则。

作者自33岁开始了长跑者的生涯,并正式站在了小说家的出发点上,至该书出版,村上春树已经以每周最低六十公里的频率坚持了25年,并坚持每年跑一次全程马拉松。很多人可能会感叹村上春树身体条件不错,才有如此佳绩。但事实上村上春树身体条件一般,书中提到,他在16岁时不甚自信,在大镜子前赤身打量自己躯体,一一列出身上自己认为不及常人之处。由此可见他身体条件较为一般,可是为什么后来他走上长跑这条路,并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长跑者呢?

村上春树原是一家爵士店老板,后来卖掉了店铺开始从事职业小说家,从早到晚伏案写作的生活,使得他体力逐渐下降,体重有所增加,由此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如何保持身体的健康。由于跑步不仅能维持体力,而且合乎其性情,由此村上走上了跑步的道路。开始跑步的那段时间,跑不了太长的距离,20分钟,最多30分钟便几乎窒息,心脏狂跳不已,两腿战战巍巍,可见村上春树身体素质与常人无异,他坚持跑了一段时间后,身体逐渐积极地接受了跑步这件事儿。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如是说。一个人只有经历磨砺,才能让才能品德臻于完美的境界。

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每当作者长跑时,脑海里就反复出现这句话。跑步对于作者来说,不单是有效的体育锻炼,还是有效的隐喻。作者将目标的横杆一点点提高,通过超越这高度来提高自己。至少是立志提高自己,并为之日日付出努力。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一丁点,才更为重要。汪曾祺也曾说过,认识自己是为了寻找还没有认识的的自己。通过积累一点点提高自己,才能获得让人侧目的成绩。

现如今我们时常立各种flag,定下目标,监督完成,可是一段时间过后,望着一条条的flag,喟然长叹臣妾做不到。我们时常告诫自己,我们要做应该做的事情,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用之功上。可是我们却常常沉迷于网络世界的感官刺激中,陷入奶头乐无法自拔,任凭时间在蹉跎中流逝。村上春树在书中提到,虽然长跑和自己心情相符,也经常会出现,今天身体好沉啊,不想跑步了。这样的日子,这时候会找出形形色色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想休息,不想跑了。作者曾采访过奥运会长跑选手濑古利彦,濑古君这样高水平的长跑选手,会不会也有今天不想跑了?觉得烦了,想待在家里睡觉这类情形呢?濑古君可谓怒目圆睁,然后用类似这人怎么问出这样傻问题来的语气回答,那还用问这种事情经常发生。由此村上得出因为今天不想跑,所以才要跑的结论。像这样坚持下去,完美的自己才会抵达。

人生就如同一场长跑,坚持跑到最后吧!

上海市奉贤区曙光中学图书馆林中元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