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心得 > 正文
教育的溯源——读《思维影响教育——给教师88个批判式思考》后有感
发布日期:2020-12-29    作者:南桥小学 陈昕子   点击率:

什么是好的课堂?无数懵懂的新人自踏上讲台后,这一问题总是萦绕于心间。《思维影响教育——给教师88个批判式思考》一书或许能给我们带来启示。

这个暑假,我品读了徐明老师主编的《思维影响教育——给教师88个批判式思考》,对于好的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本书精选了88篇作者行走一线学校的观察笔记,围绕思维与课堂、思维与德育、思维与课程、思维与教科研等,提出不少原创性思考。关于能否让孩子在课堂上撒欢?合作学习会助长学生开小差吗?课堂上老师讲话多少的临界点在哪里?……这些平时令老师困惑的问题在书中都有所探讨。

课堂是学习知识、训练思维、涵养生命的地方。热闹是学习的一种状态,宁静更应该是学习的一种常态。故而,在课堂上,把握好“热闹”的度特别关键。比如,小组学习时,尽量控制音量,结束小组交流后就安静地端坐,不需要特意大声汇报自己小组的学习进度,否则可能会影响或打断其他小组的学习和思考过程。的确,目前有些课堂存在一味追求“热闹”与“好看”的课堂的现象。教学环节的设计也是为了课堂“好看些”。在这样的追求中,有些人渐渐偏离了对课堂本真的探索。学习气氛是否热烈,学生思维碰撞是否激烈并不是浮于表面的喧嚣,其根本是为为了促进学生能静下心来学习。轻松、自信、自然的状态下学习更有助于学生学习。无怪乎徐老师会感慨:形式主义的作秀和真正的好课堂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距离,叫动静相宜。因此,把“宁静”还给课堂,把“静心”还给学生,把“纯粹”还给教育吧!

物理学家玻姆曾说“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是思维问题。”教育问题亦是如此。李政涛教授认为教育改革亦是思维革命。我特别认同李政涛教授的观点。思维焕然一新,课堂才能焕然一新,生命才会焕然一新,教育才能焕然一新。

七月流火,搬一躺椅,坐于庭院,捧一本书,静静品悟教育的真谛,追溯课堂的本源,这个夏天别有风味。


南桥小学图书馆顾琳玲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