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天空里没有了阳光。阅读,是我们需要相伴一生的习惯。
在今年的凛冬时分,我品读了一本书,名字叫《飞向人马座》。这本书是六年级推荐阅读书目——一本科幻小说,对于我们来说很有价值。这本书讲述了邵继恩,邵继来兄妹和朋友钟亚兵三个少年被意外抛入残酷的宇宙空间。面对绝境,他们依靠坚定的信念、敏锐的头脑和非凡的钻研精神,努力躲避危险,发现新的科学知识。终于在九年后依靠祖国和亲友的帮助重返地球。
这本书直观地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炮火四起,痛失亲人的绝望。我意识到,也许不是所有人生都是童话。在敌人面前,我们无法以一己之力敌过千军万马,我们无法用一把匕首捍卫国家,更无法仅凭奋不顾身的勇气换回亲人的生命。在战争面前,我们都显得那么渺小……
但我仍旧被这本书宏伟壮阔所吸引。
在这之前我并没有怎么接触过科幻类小说,所以我对这类题材感到十分新颖。而且作者所描绘出来的青涩的爱情,浩瀚的宇宙,每一个场景对我来说简直是心之所向。我一共花了将近八个小时研读这本书,对于这本书来说,并不需要用多华丽的辞藻来形容它,仅仅于它的意义而言,真情实感才是最大的赞美。
在敌人入侵宇航城时的硝烟四起,在东方号起飞时的紧扣心弦,在三个年轻人第一次联系到地球时的喜极而泣,我的心情一直跟随着宇航员们跌宕起伏,可谓是种难以言表的奇妙体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宏伟的世界正摆在我眼前,让我走进去亲眼见证白纸黑字的奇迹。
合上这本书后的两个星期,我常常会想起邵继来和钟亚兵的第一次拥抱,也会想起三个人第一次看到光耀夺目的超新星的震撼。这使我再次翻开了《飞向人马座》。
这一次,我又看到了不一样的光景。
第一次阅读时,我为三个宇航员和黑洞的搏斗而感到触目惊心;第二次,我为三个宇航员在庞大无边的宇宙中依旧不放弃颓废,沉浸为科学带来巨大成就的冒险中,那份乐观向上的热情,坚持所打动。我注意到了许多之前没看到的细节,和故事背后的意义。我不禁感叹:这是多么伟大的“战士”啊!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伟人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名著,但这些著作,在我心中却远远比不上《飞向人马座》。它是在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指明我人生的道路;它是在大雾中的一缕阳光,照亮我前进的方向。这是我心中的光。
指导老师:姜颖达
西渡学校 图书馆 黄银娣老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