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今中外,只有中国才拥有长达五千年连绵不绝的历史,在这条既古老又富有活力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尽的文人骚客为我们留下了诸多中华经典。这个暑假,我有幸于三千若水中取了一瓢来饮—读了《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朝的吴承恩所写的,长篇神魔小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是以唐朝时候一个叫玄奘的人去天竺求取佛经的故事为原型,讲述了以唐玄奘为首,带着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龙马一起去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它们一共经历了三打白骨精、盘丝洞除妖等九九八十一难,一路上险象环生,实在让人忍不住为他们捏一把汗。
最难以忘怀的情节却不是在这八十一难之中,它是孙大圣的专场—<大闹天宫》。在这一章中,我被孙大圣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的精神所折服,又被大圣开天辟地神勇无敌的身姿所吸引,最后还因为他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而深深遗憾和惋惜。但我知道大圣不会因此而一蹶不振,果不其然,五百年后,大圣又重新获得了自由。
其实这部作品还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在吴承恩的那个时代,封建统治阶级靠压迫、剥削人民来获得利益,人民百姓心里敢怒不敢言。对于百姓来讲,统治阶级就好像高高在上的神仙一样,不敢反抗,也反抗不了,他们非常需要一个像孙悟空一样的人来带领他们“大脑天空”,这也是吴承恩为这部小说落笔的原因之一。
阅读中华经典,往往不是为了能够多看一本书,多一点消磨时间的方式,而是为了去感受每一本经典蕴藏的精神内核。就好比这本《西游记》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故事情节会被我慢慢淡忘,但是孙大圣那无所畏惧、永不言弃的精神将会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指导老师:韩晓
育贤小学图书馆 汤敏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