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漫长的暑假里,我读了一篇文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我深深被董存瑞的英勇献身的精神所感动。
革命回忆录《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形象地记载了一九四八年隆化解放前夕,董存瑞同志牺牲的经过。
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所在的部队为了解放隆化县城,部队向隆化县城逼近,但却被敌人设置在桥头的碉堡挡住了前进的道路。先锋部队发起的几次冲锋都被碉堡里的敌人打倒了。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下来,董存瑞明白:如果这时不炸掉碉堡,部队即将遭受巨大的牺牲;部队发起总攻的冲锋号吹响了,情况紧急,当时年仅十九岁的董存瑞毫不犹豫地冲到桥下,左手托举着炸药包,右手拉响了导火索,大声高呼:“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只听“轰”的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敌人碉堡被炸毁了,董存瑞也英勇牺牲了。
为了使部队赢得最后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董存瑞牺牲时年仅19岁。为什么他那么小就牺牲呢?是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是他把自己的理想寄托给了新中国!在为民族大义,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满腔热血化作一声高呼:“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这一刻,英雄的呼唤响彻在战场的每个角落,响彻在祖国神州大地上,也响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在他心中,新中国是很美好的,是个没有压迫和阶级剥削的,百姓不再受苦受难,人民当家做主,民主和自由的国家。这篇文章充分展现了董存瑞爱国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在国家和人民处于危难之际,敢于当担,为国家解放的责任和使命,英勇献身。虽然他牺牲了,可他英雄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再看看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争,没有敌人侵略,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着。这一切都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国泰民安的时光,学习董存瑞这种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将来为祖国、为社会作一份贡献。
我喜欢这个故事,希望董存瑞英勇献身的精神,激励更多的人为国家为社会的发展而奋斗!
指导老师:王国财
泰日学校 图书馆 杨琰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