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心得 > 正文
爱——读《傅雷家书》有感
发布日期:2022-12-05    作者:泰日学校 八(2)班 姜福绵   点击率:

 

提到“家书”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微信、手机等都成为了今天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但“家书”仍旧是最传统的维系感情的重要方式,它蕴含着不可取代的亲情。而《傅雷家书》就呈现着一位父亲对孩子深切而又矛盾的爱。

在阅读《傅雷家书》时,我被这样一句话所触动:“说到‘不完整’,你提到perfection,其实perfection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的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

由此我联想到自己做彩泥作品时,每当闭上眼睛,脑海中闪过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面,又以脑为笔在画面上添砖加瓦,力求的就是perfect。但每每睁开双眼实际操作时,仔仔细细,心惊胆战做出来的作品总是一言难尽。在这时,如果我把脑中画面简化,自由地,放心地去做,成品却可圈可点而更加令人心旷神怡。

在我看来,每次的不完美都让我们走上了不断追求更完美的道路,但如果哪一天你真的完美了,倒有可能失去很多。如一位歌手,在他一步步从山脚爬到山顶的过程中,越往上能获得的评价、建议也就越来越少,而当他哪一天真的达到了所谓完美境界,他所能接受到的建议也就所剩无几了,那么,他在今后的生活中还能一直保持完美吗?

所以有时完美也不是一件好事。但其实现实中没有绝对的perfect,因为人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perfect”一直被人追求,却永远得不到。一旦有人完美了,那他的人生也就没有了升华,没有了意义。

《傅雷家书》中的傅雷是一位严厉又爱子情深的父亲。他通过家信与儿子交流艺术、人生、文学,时刻给儿子敲警钟,让其不断走向正轨;傅雷教子,亦父、亦师、亦友:他在儿子失败时给于鼓励,在儿子成功时为他高兴,但也不忘告诫儿子做人要谦虚;他会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悉心抄下六万多字的“希腊雕塑”译稿,订成一本寄给远在国外的儿子,激励他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家信中傅雷还时刻让儿子牢记祖国的利益;他脾气暴躁,也曾因孩子调皮而动手,但在多年之后的家信中,他这样写道:“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这是多么动人的言语和心境!他用最原始质朴的方法表达着对儿子的爱,他不枉“父亲”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称呼,爱子之情犹如大海,澎湃深沉。

通过对傅雷字里行间对家人的爱,我也应该重新认识父母,用我的努力来回报他们。

《傅雷家书》让我重新找回了那份被我遗忘的“爱”,那份炽热的,感人的“爱”。或许不是每一位父母都像傅雷那样有才,但别忘了,他们都曾为了你付出一切,只为——对你好、看你好!

 

指导老师:周秀红

泰日学校 图书馆 周秀红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