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假期,我们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全体教师阅读了《做一个有工匠精神的老师》一书。我利用一月时间学习完了这本书,受益匪浅。
本书的作者是湖北省孝感市实验小学校长李安心,湖北省优秀中学教师,他将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与教师们共勉。
本书的封面有他的教育格言:具有工匠精神的老师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并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力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极致,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
从这句代表性的话中,可见做工匠教师就是在工作上的专注与执着,只有这样,才能体验到工作中的幸福与快乐。有人说发工资时最幸福,也有人说得到晋升受到表扬最快乐,这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位方式,因为有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可是除了这些之外,整整的幸福与快乐就是对工作的专注与执着,科研工作突破了瓶颈的困扰,科研项目有了进展,教育教学又上一个新台阶,学生有了进步,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同样享受快乐与幸福,一个差生会写作文了,会做除法了,会背诵一个单词了,一个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了,作品登报了,我们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因为我们付出了,学生进步了,那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幸福。没有教与学的过程,其它都是瞎扯淡。即使获得很多工资和晋升,那心里也不会幸福,只会受到良心的自责罢了。
这本书分为十章,六十个小节。阐述了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是一本提升教师精神修养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学习用书。本书第一章写的是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用真实的事例来证实教师不是空头的理论家,应该做到精致与专注。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其中的内涵和道理。此时此刻,我想起来不久看到的广州深圳一个美女校长的事迹,说她如何年轻有为,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校长,科研成果一大堆,是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等等。后来山东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教师说话了,这位美女校长的一大堆科研成果都是抄袭的,还是抄山东一个普通教师的,这才露馅了,深圳这位美女校长从此跌落神坛。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就不沉下来,去雕刻自己呢,总是浮躁,急功近利,我们的作品引用名家的话未尝不可,引用其他人的经典也无可厚非,这叫学以致用,但是也应该有自己的干货,不可以放水太多,不然会引起通货膨胀。
第二章写的是匠者之心,爱岗敬业,专注于心。第三章讲的是匠者之心,乐于敬业。读到此处,我觉得书中仿佛有许多老师的影子,自已也有共鸣。其实这也是许多一线教师的写照,书中的道理,方法和事例,都在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的心智。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甘肃某山区小学有位代课老师叫尹彩霞,代课时只有18岁,工作两年间,学校实在破破烂烂,冬季窗户上连一块挡风的玻璃都没有,升国旗时,国旗都退了色,教室漏水严重,教育局拿不出钱,最后尹彩霞外出打工,把挣得钱都寄给了学校,用来维修校舍,改善办学条件。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一种对教育的执着和信念,她的善举,赢得了全体师生和家长的敬佩。
作者说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因为人生苦短,做好一件事就已经足够了,不可以好高骛远,见异思迁,眼高手低,追求一些假大空不符合实际的空投口号。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我们做事不可以三心二意,一生做教师这个职业,投入我们所有的精力和智慧,把一份平凡的工作做好做精,达到炉火纯青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是只要专一,踏踏实实去做,就一定会实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学生静不下心来读书或完不成作业,就不耐烦地大声训斥,我也开始反省自己,到底是方式方法不对还是耐心不足,到底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学生的问题,开始仔细想想,不能心浮气躁,沉下去,静下来,打造一个纯和的教育,不胜其烦地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份作业,关爱关注关心每一名学生,让其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到更好,做一个耐得住寂寞具有工匠精神的老师。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少说多做,行动胜于空谈,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平凡中见真情。用一张嘴,三尺讲台,一只粉笔书写人生,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好工匠。通过这次读书学习,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自己还不是一个能工巧匠,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书匠,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用感恩的心去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把自己打造得离能工巧匠更近一些,做一个有工匠精神的教师,时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奉贤区齐贤学校 图书馆推荐
作者简介:
高春光,男,上海高级讲师。作家,诗人。作品在国内外诸多报刊、教育网站发表。连续四届获得“香港蔡丽双杯”全球华文诗词大奖赛奖项。连续多届获得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奖项,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8年应邀随中国大陆中老年艺术家代表团到香港慰问。2012年应上海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组薛宝珍老师之邀,参加上海小学起步丛书《魅力汉语》、《起步作文》部分内容的编写工作。上海敬贤文艺社成员,《当代先锋文学》签约作家,《垦学报》主编。上海开放大学“蓝风夜读会”成员。上海《王海诗社》社员。上海“青青草文学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