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次翻开《博物之美 探秘中华文化》这本书,我都感觉自己像拥有了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通往千年文明的大门。这本书可是我参加上海博物馆活动获得的特别奖励,从拿到它的那一刻起,我就像捧着宝贝一样,连睡觉都要把它放在枕边,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奇妙的故事。
书的封面印着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克鼎,那古朴的纹路和厚重的造型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原来这个来自西周的青铜器,不仅外面的花纹精美得像一幅画,里面还藏着290个铭文,就像古代人写给我们的“小秘密”,记录着当时的土地制度和官制。这让我想起去年暑假,我在纸上用密码写日记的趣事,古人用铭文记录历史,和我用密码藏秘密,好像有着奇妙的联系!=
书里最让我着迷的是那些会“唱歌”的民族乐器。古琴、编钟、竽……它们就像一个个神秘的音乐家。读到孔夫子被“天籁之音”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时,我忍不住笑了。这让我想起学钢琴时,当我终于弹出流畅的《小星星》,那种沉浸在音乐里的快乐,是不是和孔夫子听到美妙音乐的感觉有点像呢?
现在每逢节假日,我都会带着这本书去博物馆“寻宝”。当我在展柜前看到真实的晋侯稣钟,仿佛穿越到古代,闭上眼睛,好像真的能听见“宫商角徵羽”的自然之声在耳边回荡;站在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前,看着上面精美的图案,我突然明白,原来古人对生命的理解这么特别!这些沉默的文物,就像会讲故事的老朋友,虽然不会说话,却用千年前的模样,向我诉说着岁月的秘密。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懂得,每一件文物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时光礼物”,它们把散落的文明碎片重新拼在一起。我希望更多小朋友能和我一样,在书里发现历史的魅力,在博物馆里感受文化的温度。就像书里说的,只有了解过去,我们才能更有底气地走向未来。泱泱中华的灿烂文明,就像永远闪耀的太阳和月亮,而我们就是守护这份光芒的小小传承人!
指导老师:杨琰
泰日学校(小学部)图书馆 杨琰老师推荐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