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心得 > 正文
沟通——爱的升华——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有感
发布日期:2018-05-23    作者:奉教院附小 谢沁老师   点击率:

一群孩子,一本教科书,一篇课文,一张讲台,明媚的笑脸,珍贵的记忆,这就是老师的生活轨迹。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的心紧紧与孩子们联系在一起,他们嘴里的诗歌,对我来说是一种甜蜜;他们明澈的双眸,对我来说是一种温暖;他们灿烂的笑脸,对我来说是一种鼓励。我深爱着这群孩子们,因为她们,我必须成为更好的自己。闲暇之余,读完了《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可以说是受益匪浅,它让我对教育事业又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吉诺特的经典著作,主要讲述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技巧,我已为人父母,并且学校里还有那么多我的孩子,因此这本书对我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书中曾说道:“爱是需要技巧的,只拥有爱是不够的,掌握大量的鱼儿常识也是不够的,自以为有了爱和知识就可以教育孩子的父母其实并不一定能使孩子健康成长,甚至不足以与孩子切实地交流,技巧与知识是两回事。”诚然,读到这里我是羞愧难当的,我正是这样自以为掌握很多知识并且拥有很多爱的父母和老师,殊不知这一切都不足以让我的孩子们有一份完美的教育体验,是这本书给了我当头一棒,并且启发我:孩子的教育需要我们更加用心去钻研、去体会、去行动。

从书中看来,沟通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好的教育方式,良好的沟通或许比一味的爱来的更加重要,读完全书后,我内心有许许多多的想法,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几点感受分别是:鼓励比批评更有成效;把孩子的感受放在首位;以身作则才能事半功倍。这三点都是与孩子沟通中的重要方法,接下来我将展开来说明我心中的想法。

一、         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带有一丝浮躁的色彩的,每个人都在疲于奔波和劳碌,孩子的教育始终是我们做父母和老师心头的大事,读完这本书后,我静下心来问自己: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做家长和老师的是否拿出所有的耐心来面对,还是说唯有严厉的批评才能使孩子快速摆脱这些坏习惯或者减少错误的发生?读完这本书后,我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每天要面对许许多多的孩子,但是这不足以作为我不够耐心的理由。有时候在课堂上,面对一个问题,平时一些看似调皮的同学会冒出一个特别奇怪并且与课文完全不搭调的答案,这个时候学生的内心本来就是有些忐忑的,如果作为老师我们在这个时候去严厉批评学生的话,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去处理与之类似的问题的话,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答案。例如,当我们尝试着夸这位同学的答案非常独特并且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往往不仅能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还能够发掘学生的想象力。由此看来,适当的鼓励与赞扬某些时候能够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这就是沟通在教育中起的第一个作用。

二、         学会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

前些时候,我在微博上看过这样一则新闻,实在让我感到唏嘘不已:一个高中女生的父母为孩子请来一位名校的老师为孩子辅导功课,而这名教师却性侵这名女孩长达一年之久,这不是最令人难过的,可悲是孩子中间曾多次向父母暗示过要辞退老师或者换一名家教,但是父母全然没有把孩子的问题放在心上,更没有花时间去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不管事情将会朝着什么样的局面发展,孩子内心受到的伤害将永远无法弥补,而这一切也与孩子的父母疏于顾及孩子的感受也有关系。这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学生的感受放在首位,多倾听、多询问,大多数问题学生的出现跟他们的经历都是有关系的,面对这些看似不听话的学生,我们更要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呵护,从而帮助他们茁壮成长,这就是倾听和感受独特的魅力。

三、         摆脱命令式的口吻,以身作则更是教育的良方

作为教育者,我们在学生面前好像都自带一种威严,这种形象既有好的一面,当然也有不好的一面,好在这威严的形象更有利于班级集体的管理,不好之处在于这份威严会使得学生的细节工作难以做到最好。《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中第三章《不能用粗鲁方式教育孩子懂礼貌:培养礼貌的方法》给了我很多的灵感,例如,我们在教学生要养成书写认真、尊敬老师和同学们等习惯时,一味的耳提命面和重复单一的说教是没有用的,孩子是最善于模仿的,很多时候我们自身的言行对他们的影响要比说教大的多,而且这样效果将会更加明显。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自己要给学生展现一个优良的形象,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学习的标榜,只有在各个方面以身作则,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激励,从而不断前进,这样的话,教育的过程必然更加轻松,效果也会明显很多。同时,这也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注意自身形象,把工作落实到细节之处,以身作则也是沟通中的一门重要艺术。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犹如我教育路上的一盏指明灯,给我指明了前方的道路,更如同一场直达心灵的洗礼,使得我在教育事业上有了更加坚定的决心,我想这便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所在。沟通是爱的升华,看完了作者教会我的每一个沟通技巧,我收获无穷,但我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后我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践行我所学会的沟通技巧,从而让自身不断提升,也让学生们不断成长。

 

奉教院附小  图书馆  方红英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