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心得 > 正文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8-11-13    作者:奉贤区曙光中学 高三(3)班陈韧艳   点击率:

 

曾在杂志上看过这本书的序言只一遍便感触颇深,所以当打开这本书再次读到这篇序时,心中暗道:就是它了。

这篇名为《蝴蝶结》的序言我读了一遍又一遍似乎有一种让人沉静下来的魔力,阳光、鲜花、生命、死亡……一帧帧画面带着它强烈的元素,似乎坐在石阶上看孩子系鞋带的人是我,似乎目睹王爱莲悲剧的人是我,似乎看到了一幕又一幕孩子的出生战争的残酷。斜阳浅照石阶,所有的复杂与艰难不过化作心头一句话孩子你慢慢来,我在这儿等你,你且慢慢系。

龙应台的文字让人肃然,其中的情感让人酸涩,不犹惊叹于她笔下文字的感染力,似是轻喃细语却又重重地叩响了读者的心。孩子你慢慢来不是一声声焦急催促,仿佛只是蹲下来将自己与孩子置身于一个水平上,给他足够的尊重和耐心。让人好奇这位34岁才做母亲的女性又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呢?

如《蝴蝶结》中的王爱莲,龙应台早已看到了过去像台湾那样严厉残酷的教育所带来的伤害,她给予孩子的是足够的自由满足孩子的各种好奇,引导孩子如何做,如何学。

一改其犀利的文字,这是一本爱的文字,一如它的名字是等待是守护。从一个新手母亲到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母亲、妻子、儿媳,不同的身份下的经历,仿佛一篇篇日志给读者展现一个不同于中国的文化,一段与孩子共同的成长。这就是我为何如此喜欢这本书,即使没有华丽的文字堆砌,即使只是孩子天真的话语,却让人心甘情愿沉浸其中,嘴角扬着笑是受其感染同喜同乐。这是一本爱的文字,没有长篇大道是温暖和治愈。

如果说这是孩子成长的日志,那作为伴随孩子成长的母亲也是感获良多,常常被孩子问得哑口无言,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记忆犹新的是妈妈给孩子讲故事,《小红帽》、《白雪公主》、《阿里巴巴》,都是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一个个却让妈妈心惊胆战,一个个血腥的杀人故事孩子真的能听吗?妈妈将书藏了起来决定不再给孩子看。确实这样看来不少所谓的童话孩子真的能读吗?还有什么是教育中不曾注意的?妈妈随着孩子的成长也不断的成长着,如果说父母是孩子们的指路人,那不得不说孩子也是父母的指路人,让他们沉思,让他们共同感受生命的本质。

我慢慢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他,则用沉默的背影告诉你不要追。这是龙应台《目送》中非常经典的话。还没读过《孩子你慢慢》来之前只觉这是一句酸涩但却凝练又极具真理的一段话,但在读过《孩子》之后才真正体悟到那段话,同时站在孩子和父母的双重身份上,对父母有感谢有抱歉,对孩子有不舍有放手。《孩子》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母亲的感悟和成长,但同样在目送中得到了体现,养儿方知父母恩,不只是恩还有那种放手。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孩子的头放在我的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只一句就能体会那种深沉的爱,但又爱得无私。

作为这样一位母亲她说道孩子你慢慢来又如她所言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恶事,没有必要让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匆促,何其珍贵。孩子你慢慢来,我愿等上一辈子的时间看你做完这些小事。

作为序《蝴蝶结》让人印象深刻,那作为跋是华飞,华安各写的一篇,着实让我感动作为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之一,这是一本有关孩子的书由母亲开头,由孩子结束。孩子与母亲在彼此的生命中必不可少,由始到终正真成为人生的缩影。而看到两个孩子的文字真正感受到他们已经长大了,大概作为母亲的龙应台也因此而欣慰自豪吧。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

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

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奉贤区曙光中学 图书馆 林中元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