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它的笔法平实而又感人。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着人性的背叛与救赎。
美丽的故事都是悲伤,小说的高潮如此残忍又如此美丽,但就像《休斯顿纪事报》在评论此书所说的那样:“此书是一部睿智并发人深思的小说:赎罪并不必然等同于幸福。”
风筝,一个普普通通的玩具,却成了整篇文章的因为嫉妒,因为自己的懦弱,阿米尔背叛了那个追风筝的人,那个说出的第一个字是自己名字的人,那个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的人——哈桑。“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哈桑纯洁善良的写照,是哈桑挺身而出的见证,是哈桑忠志不渝的承诺。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却又十分沉重的言语,让阿米尔对自己的懦弱和背叛羞愧不已,最后随着战争的爆发而选择与父亲离开,也许会有些痛苦,但生活会继续。两人相离,走向了各自的人生轨道。二十年后,哈桑在塔利班统治之下死去,而阿米尔在得知父亲的罪行和惊人的秘密——哈桑和自己是兄弟后,他为了给自己和父亲的罪行赎罪,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并不惜万难,将其带回家中,阿米尔尽其所能照顾索拉博,进行着自我的救赎,也成功追回了当年的风筝。
书中的情感细腻,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最私密的扪胸自问。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近乎残酷,却又毫不哗众取宠。
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也许有些许苦涩与酸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追风筝的人其实就像我们在追逐的那些美好的希望一样,有时会为了自己重要的人而不顾一路荆棘,无畏向前,在痛苦中寻找到通向幸福的那个方向。为梦想,为你,千千万万遍!
奉贤区曙光中学 图书馆 林中元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