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心得 > 正文
《家》 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9-06-11    作者:奉贤区曙光中学 高二(8)班 吴佳燕   点击率:

 

记得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不可抗力,它就是合约里唯一一条也是永远都会存在的那一条无人可以更改的霸王条款。我一直不同意这句话。我始终坚信着:生活是可以靠人来改变的,人是可以做生活的主人的,因为人定胜天。

《家》以五四运动为背景,描述了一个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官僚地主大家庭由盛及衰的过程。这个家庭貌似是豪门大家世代书香,其实在这层光鲜的外表下,以高老太爷为首的那些所谓的卫道”“护法者早就受了封建思想荼毒至深,他们不追随时代的发展趋势,固守旧制,压制一切反抗,竭力维护诸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死亡,不亡不孝这一类的旧话。

有这样一个封建的大家庭,这对于期望新生活却身为长孙不得不挑起家庭重担的觉新来说无疑是道枷锁,将他的身体心灵牢牢禁锢着,在矛盾,挣扎,痛苦,懊悔中艰难过活,他为此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子,婚姻受到家庭的阻挠,心上人似林黛玉焚稿而死

可喜之处莫不过是觉慧的反抗精神,他反对封建思想崇尚自由与创新。在那个极度落后的时代,等级观念深入人心。而他视如草芥,爱上了高家公馆可爱、善良勤劳的婢女鸣凤。青年人正需如此,但古往今来多少痴男怨女因家族反对双双殉情,爱情的花朵尚未盛开就已枯萎凋零。不言而喻,封建势力是悲剧的开始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摧残者。作为新中国人都会为此义愤填膺,可在那个时代,新思想就如春节的火车票一票难求。

可悲之处有太多太多。婢女的命运归属只能是给年龄足以做她爷爷的人做小妾,嫁给穷困潦倒之人而并非心爱之人。难道世间的爱情都是错的吗?为何本来美好的爱情要被封建制度打上沉甸甸的枷锁,蒙上灰暗的颜色?

在《家》中,爱情是不圆满的,带着宿命的伤,在《家》中,几乎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抹深入骨髓的遗憾,回荡着一缕沉重寂寥的叹息……《家》如同一支悲伤的抒情曲,伤感开场,心痛收尾,《家》恰似一首情思凄婉、深沉美丽的抒情诗,缠绵悱恻之余又潜动着一脉春温。

奉贤区曙光中学图书馆 林中元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