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心得 > 正文
继《解忧杂货店》后——《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9-12-04    作者:泰日学校 九(3)班 宋曾美   点击率:

 

《沉睡的人鱼之家》,与朋友分享读物时偶然听到的名字。东野圭吾,那时对于他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恶意》,《白夜行》这些细思极恐的推理作品。难以想象这部慰藉人心之作出自他的笔下,如同他所写的故事一样,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没有了一环扣一环严谨的犯罪过程手法,看似温情的小说,却又体现着亲情伦理背后的沉重。与作者以往的作品相比,这部小说多半显得平淡,虽是如此,却依然有它诞生的理由和价值。

熏子,一位伟大却又矛盾的母亲。从瑞穗的意外,这部小说才算是真正拉开序幕。但从前几章便不难看出这位母亲对孩子深沉的母爱,原准备与丈夫和昌离婚的她,不想给自己的孩子留下阴影,和丈夫艰难地维持着婚姻。而正是女儿的意外,让原本的故事脱轨发展了。就在熏子悲痛下准备接受女儿沉睡的现实并捐出女儿的器官时。许是年幼弟弟的叫唤,病床上,女儿的手突然动了,这一举动,让熏子仿佛抓住了女儿生的希望。

 “即使世界陷入癫狂我也有非守护不可的东西。”这是小说中熏子的一句话。在熏子一厢情愿的过程中他人的不理解,这句话,似是一句没有理由的回答。

 “我觉得这个世界的意见不需要统一,有时候甚至不要统一反而比较好。”小说又给我们构造了一个小的世界观,如日本当时的医学法律。在那样的情况下,熏子爱得歇斯底里,也就是所谓的偏执到“疯狂”。熏子可以亲手用刀子抵着瑞穗,只求一个女儿生与死的答案。她做不到鼓盆而歌。

“无论外表看起来如何,有些痛苦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所以不要轻易羡慕别人。”熏子利用着人类科技维持着女儿身体的健康。除了女儿那双依旧紧闭的双眼,瑞穗也可以做拍手等动作,无疑这时候的熏子是庆幸却也脆弱的。“其实姐姐很久以前就已经死了。”儿子生人的一句话仿佛就是一把双刃刀,熏子不是不懂,而是在逃避。

 因为不曾也无法体会,读这本书时多少有些涩然。无论是从人的情感伦理,还是从社会法律,都没有办法去轻易批判、评论对错。这或许也是我看到最后也无法读出东野圭吾写这本书时的前后偏向吧……

                           指导老师: 周秀红

泰日学校 图书馆周秀红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