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心得 > 正文
《流浪地球》观后感
发布日期:2019-12-18    作者:泰日学校 七(2)班 殷玥   点击率:

 

最近,我去电影院观看了由吴京等人领衔出演的中国第一部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中不但有许多热血勇敢的英雄人物,同时,这部电影也有很多让我受益匪浅的认知和道理。

故事发生在2075年,当太阳因质量减小体积变得越来越大时,地球离太阳越来越近,面临被吞没。人类为了自救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但是由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越来越远,地表温度降低,已不适合人类生存。因此,人类也建造了许多供人生存的地下城。

影片主人公刘启17岁时,由于对地面的好奇心,与妹妹韩朵朵一起偷了爷爷的驾照并悄悄来到了地面。地面上的冰川一片狼藉,但即使它再寒冷无情,也冻结不了那群不顾个人安危只为拯救地球的战士们的一片热血激情。刘启与韩朵朵深深被他们感动了,也加入了拯救地球的行列。最终,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终将木星炸毁并用其炸毁时产生的余波将地球推向银河系,但这仅仅只是“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还需至少2500年时间才可真正固定地球位置,结束“流浪地球”计划。

在拯救地球的过程中,有无数英雄牺牲了,其中也包括了刘启的爷爷和刘培强中校。刘启回忆小时候,刘培强中校(刘启的父亲)曾对他说过:“当你可以用眼睛看到木星了,我就回来了。”当刘培强中校驾驶着空间站撞向木星时,刘启也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苦衷。但是,刘培强中校却永远也回不来了……

《流浪地球》中所有为国、为全人类、为地球牺牲的人都是拥有真、善、美精神的英雄,不仅如此,这部电影还提到了几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问题一:“希望是什么?”

希望是什么,我想我在电影中找到了答案。电影中,面对地球、木星将要相撞,地球将会消失这一事实时,无数人绝望了:有些人在痛哭流涕,有些人在去与亲人团聚的路上,有些人低头不语,甚至还有人想直接轻视生命……然而,这些行动压根就改变不了现状。除这些人外,还有一小部分还对脱险有渺茫的希望,制订了点燃木星的计划,当联合政府声明对这个计划不抱任何希望时,他们依然希望满满;当他们眼看着计划将要失败时,也不气馁,决定奋起抵抗直至最后一刻,正是由于他们的这种精神,最终,他们才能拯救地球。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希望,也明白了:希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条坎坷的路,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问题二:“成功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什么?”

我认为,成功的人不仅要有希望,还应懂得取舍。人人都知“舍身取义”“舍己为人”,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可谓是寥寥无几。电影中,由于发动机燃料不够,无法引爆木星,在这关键时刻,刘培强中校带着空间站30万吨的燃料,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整个地球的安全……人人都说“舍是为了更好地拥有”,生活中,人们舍去一些小利益都难,何况是生命呢?从刘培强身上,我学会了:舍弃是一个人必须学会的,因为它不单单是为了自己,更多时候,它是为了大局。做事不能自私自利,要从大局出发,多为他人着想。

《流浪地球》的电影情节惊心动魄,同时,它也让我受益匪浅。中国的第一部科幻电影就如此精彩,这让我更加期待我国的下一部科幻电影了。

指导老师  王萍

  泰日学校 图书馆 周秀红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