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佳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彩校园 > 正文
一心为公解民意,两袖清风花繁时
发布日期:2021-12-16    作者:奉贤区青溪中学 九(1)班 顾芯瑶   点击率: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心为公解民意,两袖清风花繁时》。

日月交辉,山河滚烫;千秋岁月,时代更迭。挥袖翻开浩浩荡荡的五千年中国史,回首往事,深深镌刻并熠熠生辉的便是“廉洁”二字。一笔一划,苍劲有力,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之丰厚底蕴,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里。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吾辈得以傲然立于东方,平视世界的资本!

细看“廉洁”二字,便晓千秋沉蕴。廉,既要有生命的广度,也要有兼怀天下的气概;洁,既要有君子如水的处世态度,更要有干净独立的生活风向。“廉洁”二字,始于屈原的《楚辞》“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意思是我年幼时秉承清廉的德行,献身于道义而不稍微减轻。在污浊中坚守本心,蜡梅傲骨般凌然一身正气,这便是廉洁!

水不流则庸,官不廉则败。悠悠华夏五千年,廉洁之风吹遍中华大地。君不见,北宋包拯秉公执法,尽扫百姓冤屈,最终名垂青史,受万人敬仰;君不见,东晋陶渊明弃官归隐,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最终成就干古绝唱。敢在时间里坚守,必在永恒里结晶。“众人皆醉我独醒”,在清浊不辨的世界里无愧于心,无怍于民,实现生命的本色,这便是知廉洁、守廉洁的真正意义!

清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反观他人,北宋蔡京制造假账,在民间强取豪夺,贪婪无耻,最终流放,死于海南。只求一时的快活,最终毁了一世的名誉,终究遗臭万年,万人唾弃。失了清誉,更是失了自我。

善为国者,藏之于民。古语有云:“公生明,明生廉,廉生威,威生业”。廉洁,乃社会以至国家立足的根本。以史为鉴,任何一个朝代的覆灭都与腐败贪污的乱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举无异于将百姓置于阿鼻地狱之中,又何谈“国泰民安”?

岂曰无碑,山河为碑。历史上血与泪的教训为我们拉响了警钟,后人的步伐迈得稳健而坚实。百年岁月,中国共产党以红船载梦,高歌远航,续写华夏诗篇。红帆之中,蕴兴华之魂。陈毅市长曾在《七律•手莫伸》中写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我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马寅初解放前曾担任浙江省财政厅长。有一天,德清县有一人将一千大洋送给马寅初,请他开后门。马寅初勃然大怒,怒斥并拒绝,立即吩咐来人把钱退回。同学们,正是因为廉洁奉公的美好品质,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才真正得以雄踞于世界东方。得民心者得天下,以民为本,重视民生,廉洁从政,方能使国家富强。

可是放眼现在,当今世界,物欲横流,泥沙俱下,唯利是图之人比比皆是。为一已私利,出卖国家利益,报人利已,令人无比愤慨。为整治党内不正之风,习爷爷坚决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走好新时代发展之路的不懈动力,廉洁守法则是每一位中国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并终身奉行的。

前辈之荣光不可忘怀,年少应传千秋之志。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更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习共产党人廉洁奉公的美好品质,严法明纪,不逾越法律的界限,严格遵守校园中的规定与纪律。先树德,再做人,后成事,从小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立之年方能乘风高飞,自怀凌云之志,浸染在先辈的红色光辉之下,传星星火炬,护得华夏海晏河清,再创千秋盛世。只待我等两袖清风,再赴华夏花繁时!

且将诗酒趁年华,让我们携手留存一颗公正守法之心,让廉洁之花开遍整个校园!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指导老师:钟晶

奉贤区青溪中学 图书馆 薛曌一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