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8、59号楼的居民,下楼做核酸了!”清晨,我被一阵“刺耳”喇叭声震醒,我朦朦胧胧地揉了揉眼睛,看向了窗外。我眯着眼看着刚刚升起的太阳,既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还有些恐惧。我意识到,第一次核酸之旅即将开启……
我麻利地穿好衣服,刷了牙洗了脸。虽然没到我们这一栋楼,但我时不时张望着楼下。一辆小三轮映入我的眼帘,车上坐着一位医护人员,不紧不慢地整理着咽拭子和试管。只见她拿起手旁的消毒液,喷洒在三轮车前,接着拆开棉签的外包装,用被厚实的防化服包裹的手熟练地拈起棉签,在一位居民的喉咙里转了几圈取出来,然后拧开试管盖子,将棉签的一段折入其中,收纳好,紧接着下一个。
终于轮到我们了!我内心有些激动。我细致地整理好着装,带好口罩下了楼。一到楼下,我就看到了一条“长龙”。我一路小跑来到队伍后面,此时手机震了几下,老师已经开始催促我们上课了。但当我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心急火燎,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当我内心正烦躁着,只见志愿者大叔来到我身边说道:“小伙子,你要上网课的吧!赶快排到队伍前面来做。”我不太好意思地被母亲推搡着向前,排在了“龙头”。医务人员娴熟的手法让我很快做完了核酸。回到书房中,“需要上网课的学生可以走绿色通道”的喇叭声不绝于耳,受到“优待”的我不禁有些触动,当时向志愿者大叔和排队的邻居们道声谢该多好啊!
正值春天,春风温柔和煦地抚摸着娇柔的新叶,树叶痒得沙沙作响。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一连一周的喇叭声,也伴随着我走绿色通道的道谢声,此刻,我的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幸福与满足。
即使疫情来得有些突然,即使我们小区是封控区,即使物资紧缺,但居民们紧跟疫情防控的步伐,自觉遵守规定;小区的居委同志们不舍昼夜,为居民们解决疑难;志愿者们奔走在一线,为疫情防控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我想,只要生活在上海的人们都沉着冷静、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冬去春来,寒冬终将敌不过轻柔的春风,疫情终将被团结的我们所战胜。那一缕春风吹拂而来,伴随着熟悉却不再刺耳的喇叭声,回荡在楼阁之间,也温暖着我的心……
指导教师:许哲一
邬桥学校 图书馆 邹喜悦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