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病毒肆虐、无症状感染居高不下的上海,因为有一群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我们才能在这惶恐中获得一丝安心。
本该是忙忙碌碌的工作日,因为响应国家居家隔离的政策,家家户户闭门不出。我们家却少了一个人的身影——我的爷爷。
某个普通的周五放学,学校突然要求我们将课桌里所有的书本、学习用品全部拿回家,我便明白一位不速之客又来临了——不,是从未离开。只是没想到这次它离我这么的近——我家小区也有了确诊病例。“天呐,我们小区有人偷跑出去遛狗确诊了,昨天晚上被‘装’走了!”朋友圈里都在传着这条消息。我们小区的防疫任务也更艰巨、更危险。我的爷爷,一名老党员,在这场不知何时停歇的疫情中挺身而出——主动报名承担了志愿者工作。
小区被封后,半个月来每天的早晨,志愿者们便在楼下拿着大喇叭喊“起床了,大家快下楼做核酸了!”反反复复,天天如此,我也习惯了。听久了又有些不耐烦,“烦死了啊怎么天天要做核酸?昨天不是做过了嘛?让不让人好好休息啊!才六点啊,困死了!”我总是在心底默默地吐槽又不得不起床去做核酸。
“这里排队扫码!”仔细一听,这声音竟有些熟悉,我扭头向声音的源头望去,一个身穿防护服的“大白”站在花坛旁,护目镜反光了,有些看不清。但我还是能凭着大概的样子认出来,这是我爷爷。当我正打算走过去跟爷爷说话时,他却抢先一步摇摇头,示意我不要过去,继续排队。现在想想,爷爷可能希望我做完核酸再去睡个回笼觉,也可能希望我不要在外面久逗留,有感染病毒的危险。我当时却没有反应过来,还是下意识对爷爷招了招手,爷爷也对我点点头。光线暗了些,我看清了那双眼睛,那双充满着红血丝的眼睛,比半个月前黯淡了不少。爷爷已经半个月没有回过家了。
正当家里粮食也快耗尽的时候。电话响了,又是那个熟悉的声音,好像上一秒还在喇叭里听到。“小宜,快下楼来!”沙哑的声音里透露着微微急切。我赶紧戴好口罩下楼,看到爷爷了。只见爷爷站在栅栏外,看见我就准备离开,铁栅栏前放的是一大包蔬菜和肉类。我与爷爷似乎只对视了一秒钟,这一秒钟却让我倍感心酸,“这真的是我的爷爷嘛?”背好像比半个月前更弯了,额头上的皱纹好像添了一条又一条,眼神也更加憔悴。这半个月爷爷究竟经历了什么?
后来我侧面了解了一下志愿者们的日常工作,早晨组织居民下楼做核酸,中午收集各个小区的垃圾拿去处理,晚上则是守着小区门口不让封控的居民随意进出。虽然也轮班轮岗,但确实很辛苦。这么辛苦的工作,爷爷竟坚持了半个月甚至要更久,想到这我的眼泪竟不争气的断了线。我打电话给爷爷,想让他别当志愿者了,谁知被他直接否决了。我说我也要去做志愿者,可他调侃我说:“就你?以后再说吧,你还小,别越帮越忙了,你好好在家上网课就是帮我忙了。”说完电话那头传来“老卫,换你上岗了!”声音同爷爷一样沙哑。爷爷便忙着挂掉电话,我都没有来得及反驳。
爷爷说我待在家里不乱跑就是帮他最大的忙。是啊,特殊时期,无论是坚持一线的医生们,顶着大太阳的志愿者们,每天在家给祖国的花朵们上课的老师们,还是像我一样乖乖在家待着不出门的同学们,都是为疫情献了一份力啊!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生活早日回到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