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的过去,意味着新春的到来。一阵温润的风带来了春天,送来了疫情,也送来了浓浓的人情味。
季达菲曾说过:“高尚与友谊,忠实与勇敢——这是天赋于人的四个名称”
高尚与友谊
突然而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脚步。足不出户的命令,使人们天天凝望着冰箱,计算着粮食。谁家都不富裕,但我住的这栋楼却存在一个意外。一个双休的晚上,我与父母坐在沙发上看着新闻,翻着手机上没用的app,只能发文询问谁家能给点粮食。看着几乎空荡荡的冰箱,和无人问津的消息,难免心情沮丧,为日后的日子担忧。“咚咚咚”一阵利落又清脆的声音,这么晚了又会是谁,我不禁心里一阵嘀咕,“咚咚咚”又是一阵敲门声。我一开门,是6楼的那户人家,我刚想张口,他却递给我一袋东西只是说了一句:青菜快坏了,先吃。走了。我将东西拿到厨房,与父母一起查看,都是一些蔬菜。正准备把菜放进冰箱又被几下敲门声打断了,我听见开门的父母连声说着,谢谢,谢谢。我走向门口,大袋子小盒子散落一地,里面装着一点肉,一点菜。这些虽然不多,但好比一束光照进了黑暗,有了基础和希望。
回忆起当初搬来的时候,邻里之间也只不过是点个头,笑一下,也没有什么过多的交集。在没有消息的背后也都是邻居的行动。没有什么邀功,没有什么义务,却在行动和言语充斥着温情。
在封闭的家中,我与父母也时常走在花园,楼上的邻居也时不时探出头来,大家交谈几句,互相支援,寥寥几句却溢出了浓浓的友谊和人情味儿。
忠实与勇敢
刷着手机,看着消息:现在特殊时期,急需志愿者,请有意向者报名。看着楼长发出的通告,我没有在意;刚想跳转页面,又是一条消息,有人报名了,我依旧没有在意。
“下楼做核酸,下楼做核酸“大喇叭的声音响彻,我跟着父母做好防护,出去了。做核酸时,我看着一位位穿着比自己打了一个身形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不免起了些敬意。向队尾望去,我看见7楼的那位伯伯对这一位志愿者抹眼泪,我看到这很自然地以为那位伯伯岁数大了,容易感动。我往家走,看了一下那位志愿者,觉得有点眼熟但也没有细想,转身看见我的父母却跟那位志愿者远远的寒暄了几句,我不免心生困惑,为什么我们这一栋楼都会向这位志愿者问好?
回到家,我问了我的父母,他们先是看怪物一样看了我一眼,后来说,那位志愿者是我们这栋楼7楼的那位伯伯的女儿。“管不得这么眼熟“我感叹了一句。父母又继续说,那位姐姐自发的去做了志愿者,每天早出晚归,还要写方案,你要学习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我听了识趣的回房间了。到了傍晚,我在花园里闲逛,望着小路,有一个瘦瘦弱弱,走起路来仿佛随时会摔倒的人徐徐走来,这是那位姐姐,顶着一天的疲惫回到了家,身上的衣服还残留着汗渍,原本长发也剪成了短发,整个人利落又憔悴,后脖颈刮着一道又一道血红的痧,我对她笑了笑,她顶着有可能感染的风险义无反顾,她也看了看我,眼睛笑了,比以前更好看了,还多了那么一份坚强。
或许这位姐姐只是一个例子,那么例子的背后更是千千万万的志愿者,他们在这一年最好的时光,与最危险的传染病斗争,这何尝不是一种勇敢?
疫情中,网课中,那些人和那些事就像春风吹过,带给所有人感受,像春风拂过人们,是温暖的。
汇贤中学 图书馆 陈益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