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佳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彩校园 > 正文
我在琢磨中华国粹——武术
发布日期:2023-02-27    作者:奉贤区尚同中学 八(2)班 卜俊铭   点击率: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是中华民族人的骄傲。它浸透着民族的精神,带有东方民族的烙印,最能反映民族的气质,这些烙印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符号值得我们每个人代代传承。

我出身于“武术世家”,国内无人不知孔孟之乡,孔孟故里的人们都家喻户晓的一套拳术那就是“文圣拳”。我的爷爷在家乡一带是名副其实的老拳师,我的爸爸更是专业,坚持练习传统武术“文圣拳”,并创办了文武一体的武术学校,也许一方水土一方人,受地方传统文化的熏,我也跟随传承练习。

依稀记得我幼时武术启蒙时,是从基本功开始练起的。我天生韧带就不柔韧,便从基本的蹲马步,压腿,练踢腿开始,日复一日的坚持使我改变了先天的不足。紧接着,便是基本拳法,每一招一式的要求都是极高的。要想精益求精,严厉的师傅是必需的,我的父亲对我的要求就极其严格。我不知苦练了多少个夜晚,挨了多少次棒子,终于练就了那一套套拳术。

武术没有止境可言,只有更加精湛。学完拳术,我又学习练习兵器,棍术和刀术。但我始终无法做到和父亲一样拳有拳风,脚下生根,棍扫草低。我便去请教父亲,父亲并没有说话,他双腿分开,身形稳若泰山,双手化掌,气沉丹田,突然,他猛地向前急冲几步,站定身形,右手一翻,一拳轰出,只见悬空挂着的那只比父亲还重的沙袋轻飘飘地向后倾去,看似微不足道的一拳,却能发挥出如此威力!这就是文圣拳啊!柔中带钢,同时隐去锋芒。父亲行云流水一般的动作在我的脑中循环,一遍,又一遍,我细细地琢磨着……渐渐地,我明白了父亲的用意——学习拳术并不只在于学会,而是在于学精,要想发挥出每一招每一式的威力,需要技巧,但更需要不断的练习,需要静心,需要坚持。我便不再追求于速度,而是针对于每一招每一式的练习,掌握文胜拳真正的内涵。随着时间的积累,我的拳术越来越精湛。一拳,小而言之,是武术中的一招,大言之,是组成武术的精髓。

而我仅是琢磨透了一招一式中的要点,却没有体会到武术真正的博大精深。我也曾把武术用在了不对的地方,或许是因为年少的狂妄。六年级时,因为一件小事,我曾和同学大打出手,往后的两个星期,他都是顶着两个大包来上学的。父亲将我叫到书房,只见他端坐在木椅上,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抗拒的威严,待我站定,他一掌便击在了桌子上,指着墙上的那个德字,又用眼睛盯着我,我默默地低下了头。″习武先习德!学习武术并不是为了争强斗胜,而是防身健体,修身养性。你没有一颗包容天下的心,就算你武术再厉害,也是没用的!中国是礼仪之邦,传承武术也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5000年来的礼仪文化,让新一代人有着中国古老的优良品质。″

我现在琢磨透的,以后永远都会记住,没有琢磨的,以后会继续领悟。武术是我国古代老祖宗留下来的精髓,有着几千年的传承。现在有许许多多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在世上绝迹。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己任,我们传承的不仅是一招一式,更是民族智慧、是民族的文化财富!

                                    

 

 指导老师:王洁

上海市奉贤区尚同中学 图书馆 严玲芳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