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烟火气的灶台,成片金黄的稻田,清幽的湖面和斑驳的白墙,安静而又温柔,这便是我心目中的上海,这也是我深爱着的故乡。
记忆中,小时候的我是住在奶奶家的,奶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本地人,住在上海郊区的一个小乡村。那时的我总是精力充沛,喜欢尝试任何新鲜事物。看到电视里播放的八宝饭,就嚷嚷着自己也要做,可奈何年纪太小,只能看着偌大的厨房不知所措。这时,一双温热的大手将我紧紧抱起,将我的小手包入粗糙的手掌中,“囡囡想自己做八宝饭,这么厉害呀!”那双苍老的手便把我领到了灶台边,在糯米饭中拌上猪油和白糖,包裹着豆沙馅,点缀上干果,样子虽不完美,可我吃得却格外香甜。
那双手的主人,就是我的奶奶,她那粗糙的双手给我的童年带来了许多温暖。
我还记得,奶奶的手是特别巧的,她会织毛衣,裁衣服,做棉鞋,种庄稼,奶奶用她的一双巧手,编织了我童年的一切美好幻想。
一年冬天,我打算第二天和小伙伴出去玩,奶奶听到后,便赶忙去橱柜里翻找着什么,不久便翻出一条土黄色的围巾,奶奶颇为自豪的说道:“囡囡啊,这条围巾你明天戴着,奶奶织了好久,肯定暖和!”别的小朋友的围巾总是五彩斑斓的,我要是戴着一条土黄色的围巾出去的话,定会被他们笑话!于是,我只得说道:“奶奶,不用戴,我不冷的!”可奶奶却有些急切地说道:“那怎么行!明天很冷的!不戴肯定会冻着的!”“我都说了我不冷了!”我有些生气地说道。“不行!这件事,没得商量!”奶奶突然严肃道,“好了,快去睡觉!”我心中充满着不情愿,不时的嘟囔着:奶奶根本就不爱我!
夜深了,可我却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心中仿佛还和奶奶赌着气,便想着起床去倒一杯水喝。路过奶奶的房间时,我心中不由猛的一惊:昏暗的灯光下,奶奶佝偻的背影坐在桌旁,而她的手边正是那条土黄色围巾。
第二天一早,本以为要带上那条土黄色围巾而满脸不情愿的我,被奶奶手里拿着的那条绣着五颜六色的图案的围巾震惊了——跳跃的小鹿,缤纷的花朵,舞动的流苏,“奶奶,这条围巾是给我的吗!”奶奶的眼角漾出笑意,把围巾一圈一圈的围在了我的脖子上,“当然是给囡囡的,囡囡喜不喜欢呀?”“喜欢!”那条围巾,温暖了我一整个冬天。
后来我慢慢长大,也很少见奶奶了,可每次回去时,都会有一种亲切之感扑面而来。原来,奶奶家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间房子,那里有我长年累月度过的痕迹,它是我的故乡,它更是我永远的家。
上海,我的故乡,它是那一碗香甜的八宝饭,它是那一条温暖的围巾,它是我根本剪不断脐带的血地,断了筋骨,连着血脉。
指导老师:张丹辉
泰日学校 图书馆 周秀红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