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佳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彩校园 > 正文
行走在“布”一样的非遗里
发布日期:2023-11-01    作者:青溪中学 七(5)班 陆梓璿   点击率:

古老的织布机,上下翻飞的梭子,经纬交织于灵巧的指尖,织就了一匹匹古朴、典雅的布帛。                                            ——题记

那年暑假,在妈妈的带领下,我们一路驱车来到了一处静谧的小镇。那里不似市中心那般高楼林立,没有车水马龙的街道,没有喧闹的人群,只有典雅古朴的屋舍。青砖黛瓦、青石板小路,黛瓦上长满了草类苔藓。光滑的石板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与热闹。并不狭小的路上行走着一两个行人,幽静又深远,好似古书中的画卷。

这正是我家乡的古镇——庄行古镇。

沿着小路漫步,脚步声“踢踏踢踏”地在安静的小路上响起,十分清晰。来到一栋外观古朴的房屋前,高大的水杉、笔直的杨柳,满满的绿色围在这建筑前,展现出了古镇的气质。抬步走入屋中,这栋房屋便是庄行小镇的乡镇展示馆和艺术馆。步入这展示馆,我便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惊了。一匹匹素雅的土布映入我的眼帘,有的是蓝白红相间的格子花纹,有的是玫红色的全色土布,还有的是蓝绿相间的线条图案……我的视线不由地被墙上那些悬挂着的土布衣服、草帽、布包等组成的装饰物所吸引。那一刻,我恍然觉得那蓝白花色的土布里,散发着的是浓郁的江南风情与乡土情意。

我还见到了镇中制作土布手艺最精湛的江奶奶,只见她的手指灵活地穿梭于一根根线中,手中的梭子来回移动,手脚相互配合着,十分熟稔。古老的织布机,上下翻飞的梭子,经纬交织于灵巧的指尖,整齐绚烂的色彩跳跃着,仿佛在诉说着淳朴的记忆。不一会儿,布就成型了些。接着江奶奶带着我去了一间专用于实践讲解的专用室中。我特意挑了一块比较素雅的土布,江奶奶便开始教我用土布制作手工艺品——土布月季花。手中穿好针线,打好起针结,我有模有样地学着,针线在土布中来回穿过,指尖灵巧地翻动着,身子坐得板直,眼睛紧盯着土布。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手中的线已穿好了大半,一片片错落有致的花瓣已经成型。用手扯扯线,整理一下花型。紧接着,到了最重要的一步,调整好花型,我的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江奶奶的手。看着江奶奶用线把月季底部封住,固定。接着,打上止针结。一朵淡雅的月季已颇具雏形。

我学着江奶奶的样子,整理、固定、打结,一气呵成。一朵淡雅美丽的月季便在我的手中绽放。江奶奶欣慰地笑笑以前啊,这土布都已经无人问津,都要落灰了。好在前些年,我们庄行的土布染织技艺已经成功申报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在啊,越来越多的人来了解我们的土布,来了解这百年手艺了哦。我们也设计开发制作了很多土布手工艺品,土布玩偶、布艺贴画、布包、香囊、布艺花等,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听着江奶奶的述说,我不免也感慨起来。是啊,这样一项保存完整、延续至今的手工棉纺织技艺,曾经一度行走在消逝中,濒于失传,是多么令人惋惜啊。所以保护和传承这项有着本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吾辈之责任啊。我想,土布要传承,就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土布文化,热爱土布文化,这样才能够传承下去。

看着手中刚制作好的土布月季,我想,它虽然曾经凋零过,但终会焕发出新的活力、重新绽放……

因为,它,是一代人智慧、勤劳的结晶。

我相信,一把梭子能纺出江南故事,庄行土布终会织出千年传承……



指导老师:钱星燕

奉贤区青溪中学 图书馆 薛曌一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