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每每想到我的家乡,便是一种从心底油然而生的自豪和幸福。
我的家乡有一条著名的河,这是一条城市中轴线,若来这旅游,未到城就会先闻其名——这就是黄浦江。
上海的发展,得益于黄浦江的开发,上海文化发展的缩影,也被这一江水,凝聚注入了灵气与风韵,让风景更显出勃勃生机,引人入胜,让上海人民对这座都市解了更深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浓厚的热爱,与敬佩。
在短短一百年间,黄浦江在居诸不息中见证着上海宛若东海扬尘般的的逐渐繁荣,记录着上海的成长,正如母亲一般守护上海数百年。它似一条黄龙般蜿蜒曲折,浩浩荡荡地向着远方奔腾而去,最后融入滔滔的长江,成为汇入东海的最后一条支流,上海的母亲河。所经之处,破土而出一栋栋耸入云霄的高楼大厦,所经之处,带动经济的蓬勃发展,被很好的开发利用,养育着当地人民,使上海被称为名副其实的“魔都”,晋升为泱泱中华最有科技感,时代感,最出名的大都市之一。
江对岸的塔,江中心的船,璀璨的灯光与夜幕流云交相辉映,无不凸显这座城市的兴盛;生态湿地中栖息着候鸟,古镇的小桥流水,人类与自然共处,无不凸显这座城市的和谐太平;驰骋于轨道间的高铁动车,架起的高速公路,机器人与自助服务广泛应用,无不凸显这座城市的先进。这座城市间分布的江河湖海,一刻不停的流淌着,有记忆的水记录着星霜荏苒中的一年一日,一点,一滴。
纵观上海的历史,追溯上海人民以前的生活与娱乐方式,人们衣着朴素,脚踩黄土地,住所不是高楼而是不起眼的小巷,夏天乘风凉,冬天孵太阳,日复一日的生活都在小巷中度过;小孩子们没有手机玩没有度夏的空调,却将石子皮筋玩出了花样,租上几本几分钱的连环画,将“光明”奶砖一勺勺品尝。老上海虽没有现在的丰富多彩,可也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与烟火气,人民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过上充实幸福的日子,自豪且心安理得。仔细数数都是岁月路途上消灭不了的飞鸿印雪之迹,城市的一张一翕,也都是前人的淳朴民风,纯真美好的品质。
我们身处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先人努力争取出的成就是后人的激励,上下求索,自强不息,实质的生活得落实学习和工作,重视创造自新,依靠自己的双手来争取。
那条将浦东浦西划为两岸的黄浦江,历史的脚步实实在在地在这儿经过。
此时来看已是更为深沉,更为广博而令我进一步钦佩了,已是将从古至今人民一心想让上海,让中国更进一步的心联系起来了。尽管现在的中华早已复兴,它被一片繁华景象所环绕,却依旧奔腾,指向远方,伴着城市的发展前进,迈向世界,也教育我们在成长路上切勿蹉跎。
指导老师:夏天
柘林学校 图书馆 汪斌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