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玻瓈盆插千岑,湘江水清无古今。”我第二次来到湖南,还是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
青色的砖瓦,斑驳的墙壁,灰色的石板路和普及大地的阳光,从树叶缝隙中穿过,清晨的古镇,清冷幽静,时隐时现的青山亭台楼阁,近处江水流动,如鸣佩环。在这里欢声笑语,处处可闻,路过的小孩天真的向我招手,看着他无忧无虑的笑脸,我也感到高兴,来来往往的人群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无一不沉醉于此,繁华不止在都市的灯火通明,也有古镇的烟火人情。
凉风习习,轻柔的抚摸湘江,荡起层层涟漪,我成一条竹筏,顺流而下,舟上的人欢声笑语。竹筏轻轻划过一座石拱桥,苗族女孩们笑意盈盈,白晃晃的银饰,手镯伴随他们的手臂晃动,随着他们的步伐发出响声,清脆婉转,朴素动人。
“不识湖湘文化,不知中国文脉。”来到岳麓书院,书院讲堂后墙壁上的《岳麓书院记》,奠定了书院的教学宗旨,不为功名利禄,不为雕琢文辞,只为培养真正的人才。我仿佛看到五代时期僧人乘一叶扁舟在湘江飘荡,几处破屋坐落在岳麓山上,那时的人一定想不到,只有破落的书院可以存在千年,他随滔滔江水,历经几代王朝,几次改革,历久弥新。这千年来,这座学府不仅改变自己,更是改变了中国,我感叹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同于官府园林的华丽,也不同于私家园林的喧闹,它反映出文化精神,让我们感受到这千年学府的文化底蕴。
雨水沾湿了大地,空气中夹杂着草的清香和江水的凉爽,再一眨眼,场景变换,眼前是1934年11月27日的湘江,在这几天几夜英勇的共产党战士,用鲜血铸成了铁血长城,捍卫自己的家园,他们拥有着最落后的武器,面临的是最为严酷的环境,风餐露宿,食不果腹,他们却还是始终履行着誓死为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们也有所爱,所思念的亲人,但他们从未放弃,无一不坚持保护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回望历史,硝烟弥漫,耳边响起的是枪声和炮声,先辈们用血扑救了前进的道路,使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无忧无虑。回到此时,宽广的马路,高大的楼房,充斥着欢声笑语的环境,人们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更应承载着先辈的精神勇往前行,使得我们所爱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指导教师:赵青
阳光外国语学校 图书馆 何顺伟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