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方方正正,两个手掌大小,可以说是无奇。而当它们连成一排一线时,足以雄于任何物。
我行走于砖前,追寻着那千年不变、兴衰轮替的亘古美梦,古今中国,由砖垒成的古建筑,又有多少是古人曾挥洒过血汗,浮华一时的呢?
大概是万里长城吧,便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一大壮举。这里也曾有过山清水秀,鸟声婉转,质朴的山墅生活,一切都好似暴风雨前的宁静。秦始皇重重地摇响了战争的警钟,压迫几百万的百姓,不论暴雨风雪,无节制地劳动,都使他们的脸上浮现出呆滞的表情,动作麻木而僵硬,最终作为无名的“壮士”为后来守卫边疆的坚强后盾而惨死于万里长城脚边,无人问津。一块块灰砖布满着将士的鲜血,书写着不朽传奇。
我知道,古建筑也在行走。
我走着走着,明清两朝已至,目光追随着紫禁城的落地生根。朱红色的城墙似乎沉睡了千年,岁月的痕迹涂满这抹中国红,斑驳光影在这里展现,宏大古树整儿地将这里围成一个圈,仿佛想象到了盛世明清,皇帝坐南朝北,左右大臣侍奉,琴声转起,红颜轻舞。便是那些砖早就了如此吧,工人的一丝不苟,用砖砌成城墙,水泥抹在砖与砖之间,他或许套一件小褂,穿一条白麻裤子,系住脚踝,一双黑布鞋,弯曲这腰,脊背却如钢筋水泥般坚挺,一手举起中国的建筑工艺,另一只手拿着连接古今中外的桥梁,垒着,建着,铸就着中华文明的巅峰——精巧古雅的紫禁城,托运着千年灿烂中国文化的载体,也就此诞生。
我在行走,触摸着也曾一时芳华的圆明园遗址,如今令人唏嘘不已,粗暴的八国联军掠夺去无数珍宝,而中国也绝不会止步于仇恨。这里的建筑者煞费苦心的设计与为时多年的建造,带有当代阶级分化的统治历史,璀璨夺目的文物,全部在这一天毁于一旦,建筑者行走时的姿态也被遗落。
我敬佩每一块砖,每一座古楼,每一位建造者行走时的姿态。
砖承载了最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即便化为虚无,也是代表着历史文化集一身的物,与古今中外沟通的桥梁,流传下来的,便是古人的智慧与皇朝的灿烂。
行走永不止息。
指导老师:钟晶
青溪中学 图书馆 薛曌一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