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佳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彩校园 > 正文
记我的国画心路
发布日期:2024-11-29    作者:上海市奉贤区青溪中学 八(4)班 乔娅楠   点击率:

木框内的一纸劲竹,静静地高挂白墙上,月光为它镀上一层光辉,墨韵缠绕其间,拨动着我的心弦。

刹那间心血来潮,起笔,将思绪寄托于纸笔。

我们的初识在国画课堂上,你是我的老师,一手花鸟清新秀丽,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画室四壁上挂满了字帖和字画,桌案上的集册内满载你的得意之作,屋子内仿佛弥漫着墨香气。

一瞬间,方知世界阔大。

我决心向你拜师,学习你那手气韵生动的花鸟画。墙上的众兽惟妙惟肖,百花争奇斗艳。你动作轻柔,缓缓从集册中抽出一张墨竹,墨深而不糙,淡又不消,笔酣墨饱,着实好画,却留白过度,一纸二竹,看上去毫无意味可言,我虽微微有些失落,但仍旧认真观摩你的一笔一划。

在亲自下笔后,方知其中艰难,原先的侥幸无影无踪。清水与实墨的比例,竹末的渐变令我抓狂。画完,却好似无法入眠:竹节粗大,竹叶肥若芭蕉。你又从册子中抽出一张又一张的范画让我临摹,一张比一张的笔法多,色彩俏。到一张南宋《疏荷沙鸟图》时,我的左手颤抖地比画“疏荷”与“沙鸟”之间的距离,右手二指轻捏炭条,描出沙鸟的框架,叶边的轮廓,眼睛细细地观察着鸟,叶,莲蓬的位置关系,挑出最细的狼毫,缓缓地勾勒出沙鸟的羽毛,你唰唰唰挥笔范画的豪迈,我可不敢轻易模仿。轻柔地疏理完颈部的毛发,笔刷缓缓地划动,丝毫不敢下重手。外行眼中看来,此图最难的即是沙鸟,早以熟知要领的我明白真正棘手的是那一片残荷。屏气凝神,手中紧握毛笔,竟攥出汗来,“哗哗——”毛笔太温柔,听不出声音,只有纸张在指缝间划动的轻微声响,荷面衰残,坑坑洼洼的留有许多孔洞,叶络断断续续,寻不到一处完整。创造完枯荷,就该为黑白的世界赋予生机了。换支大些的笔刷,轻点白瓷盘中的半点朱磦,笔尖横扫盘沿淡墨,在清水上面掸了掸,抹在干透的宣纸上,颜色逐渐丰富,最后彻底丰满。但比较范画,却仍少那荷失意似的颓败。国画重意,失了意,本身便衰败了。

我愈看愈心烦意乱,忍不住问你为何每次都让我画如此困难的东西。你不语,轻笑着从册中抽出先前的那纸墨竹,让我再画一遍。我有些许不解,但孩子照做了。竹叶肥瘦匀长,竹节淡而不失其韵,画面虽空,却回味绵长。我有些不可思议,你笑道:“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

我竟无言以对。

人是不断前进的,原地踏步是不会有新发现的。自此,毛笔拂纸的细微声,都是我心弦的回响。

搁笔,抬头,竹仍在,墨香犹存……


指导老师:高祎翎

奉贤区青溪中学 图书馆 薛曌一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