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细小的美好,但正是这样一个个小小的善举,汇聚成了城市脉搏中最温暖的力量,它告诉我们,在冷漠与疏离之外,还有人情的温度;那位店主,用他的小店,编织了一个关于守望相助的美好篇章,在黑暗中发光,成为最美的风景。
那一年冬天,我们一家人正赶路回老家过年。那时候,天气特别冷,寒风刺骨,像针一样穿透心灵。开了几个小时的车,十分疲惫。只听车后“咯噔”一声,爸爸连忙下车查看,原来是玻璃碎片扎进了车轮胎里,而那时天空正好下起了小雪,温度似乎更低了。
我们连忙寻找修车师傅,可是,大过年的,修车铺早已关门。当时已经很晚了,天又冷,从镇上到乡下还有好长一段路。于是我们决定就找旅馆住下,可是,街上冷冷清清,旅馆本来就没几家,此时几乎都关门了。在外面又冷又饿,当我们想要放弃时,终于看到一家小旅馆。门前的小灯笼正在寒风中晃来晃去,闪烁着些许微光。我们欣喜若狂,快步来到旅馆。一进门就感到一股暖意扑面而来,进去一看,一个中年男子正坐在一旁的沙发上看书,还有一只小猫卧在他脚边,旅馆虽小但看起来很温馨。
听见声音,那男子连忙起身热情招待,原来他就是这儿的老板。他帮我们放好行李,就带我们先进了餐厅,人不多,有两三家客人在那边正吃着饺子。他先给我们倒了杯热水让我们暖暖身子,我们还没有吃饭,肚子“咕噜咕噜”地叫了起来,老板笑着对我们说:“你们还没有吃饭吧!我来给你们包饺子!”爸爸马上对他说:“不用了,谢谢您!我们出去买,不麻烦您了!”但老板似乎没听见,自顾自地开始忙起来,邻桌一个老人说:“你们好好坐着,外面买的哪里比这里的好吃,而且现在小店都打烊了。”我往窗外一看,确实没有什么店开着的,爸妈听了也就入乡随俗,开始动手帮忙。
我无聊,就东看看西看看,发现墙上有一张证书,是一张关于捐赠钱给小动物们的,我心里感叹道:老板真有爱心!这时,旁边的老人先递来一块糕让我垫一下肚子,吃着吃着就和我闲聊起来。我才得知:每每过年前后,这家旅馆总是开着,为那些赶不回去的人提供方便,哪怕有时客人并不多。我知道后愣了一下,因为是在寒冷中被温暖了一次,感受到其中直抵人心的温暖。就像被冰封住的小溪,被一阵春风唤醒,欢快地流动着。
不一会,饺子就煮好了,我接过老板手中的碗,这才在微黄的灯光下看清他的脸。他穿着朴素,脸上却一直挂着明媚的笑容,他一直关心我们,让我们吃完了再添。虽然是普通的饺子,但在我心里却是独特的。
在夜幕低垂,万家灯火渐熄之际,那家小小的旅馆犹如星辰般闪烁,静静地诉说着关于坚守与奉献的故事。他的门,始终在为那些或许疲惫,或许焦急的灵魂敞开,无声的传达着“这里,总有一盏灯为你点亮”的承诺。这份看似平凡却又非凡的选择,不仅填补了物质上的空白,更在心灵深处播撒下希望与慰藉的种子。
指导老师 王卫英
古华中学 图书馆 夏瑞英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