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荡在长而清澈的记忆长河中,有一只美好回忆折成的纸船正向我飘荡而来,当它乘着涟漪离近时,飘来一种淡淡的香气,好似麻辣香的家乡味道,是埋藏在我的回忆深处的气味。
钵钵鸡,便是我家乡蜀地的一种特色小吃。
这种美食已经传遍全国各地,在上海也可以尝到,可是就不及远在家乡的外婆做的味道好。今年暑假,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四川,又见到了亲爱的外婆,知道我爱吃外婆又一次给我做。
吃了这么多的钵钵鸡,没怎么见过它的制作方式。于是我向外婆说:“今天让我帮帮你吧!”外婆有些怀疑的望望我,她似乎不太相信一个连鸡蛋都不会炒的女孩能帮上她。“好吧,不要添乱就行。”外婆笑起来拿抹布抹了抹手。
我去买了一把竹签,串上洗净的鸡肉,藕片、海带、猪皮等食材,随心所欲,想串什么串什么。只见外婆娴熟地将辣椒、花椒为主的佐料进碗中,再摇匀,香料发出似沙子的声响。最后,泼入滚烫的红油,汤料便完成了。我在一旁直楞楞地看的,眼像要出了光。外婆拍拍我的脑壳道:“就想到吃,眼睛都要落里头喽!接着,外婆告诉我,这钵钵鸡从外清代流传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钵钵”其实就是瓦罐,叠词的来名令人感到亲切,它最初由四川乐山的厨师所创,开小吃店创造了这一小吃,说着,她将食材放入汤料内侵泡。
外婆去煮饭了,我观察着钵钵鸡,真不愧是“麻辣不见椒,肉鲜不见膘”。钵钵鸡色泽鲜红油亮,可见许多白芝麻在油面上游泳。侵泡在鸡汤红油里的串串散发出阵阵迷人香气,悄悄钻进我的心里。我轻轻抽出一串塞进嘴里,鲜香滋味在味蕾中绽开,那一瞬,仿佛有一股电流贯穿全身,全身的每一个毛孔觉醒,绽放出无尽的惊喜与欢愉。随着每一口咀嚼,层次丰富的味道在口腔中层层叠叠展开,先是花椒的麻,随后是辣椒的辣,紧接着是秘制调料的香,最后是食材本身的鲜美,它们交织融合,构成了一场味觉上的盛宴。
原来,家乡的风俗美味,是千百年中人文地理的珍贵结晶,已经成为我们血脉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家乡人,家乡味。使得我们有了一颗家乡的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如今,身在异乡,自然吃不到故乡的味道,但这种香味理所当然成了异乡人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指导老师 王卫英
古华中学 图书馆 夏瑞英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