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缓缓行驶的火车尾端,两位少年挥手告别着渐行渐远的故乡,尽管心中满载着离愁,但那份被认可的喜悦如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所有阴霾。他们正驶向更为辽阔的舞台,未来在他们眼中,是一片璀璨夺目的广阔天空。两位少年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他们不禁遐想,前方的路途将绽放出怎样的光彩?而这一切的起点,都要追溯到那场意义非凡的征文大赛……
在那座被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里,无数孩子的命运似乎被大山紧紧束缚,世代居住于此,鲜有人能亲眼目睹外界的繁华。因此,村民们皆渴望子女能够早日走出大山,去感受都市的脉搏,体验不同的生活。然而,这份渴望的实现之路,布满了荆棘与坎坷。直到一个转折点的到来……
某日,省区的教育督导莅临“希望中学”,不仅带来了视察的目光,更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省区即将举办“少年文艺”征文大赛,而学校将选拔两名佼佼者代表学校参赛,这无疑为山村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大城市的大门。消息一出,全校学生都摩拳擦掌,为这场激烈的竞争做足了准备。
在葱郁的草地上,晓明心事重重地倚靠着一棵老树,目光深邃地投向远方湖面上摇曳的渔船。“怎么了,晓明?你一不开心就会来这儿靠着这棵树,为什么?”这时,宣依轻声走到他身旁,关切地问道。晓明轻轻摇头,似乎漫不经心地回答:“没什么,只是这次征文比赛对我意义非凡,我有点紧张。”“那你为什么总爱在这里独自黯然神伤呢?”宣依追问道。晓明站起身,背对着宣依,缓缓说道:“我们认识多久了,阿宣?”“八年了,怎么了?”宣依满心疑惑。“是啊,八年了,你却从未见过我的妈妈,对吗?”晓明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她就安息在这里,这棵树,就是她的化身。”说着,他的眼眶湿润了,“她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机会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我必须赢得这次机会!可是,我真的有这个能力吗……”他长叹一口气,再次坐回草地上。宣依默默走到他身旁坐下,一同凝视着那片宁静的湖面,良久无语。最终,宣依打破了沉默:“你,想她吗?”“当然。”晓明毫不犹豫地回答。“那么,她一定不希望看到你如此消沉吧?你既然思念她,就该振作起来,努力去完成她的遗愿。如果你愿意听我的,就该全身心投入到这次征文准备中。如果你不愿意,就当我没说过。”说完,她起身离去,留给晓明一个坚定的背影。
夜幕降临,晓明在湖边再次凝视那棵承载着无尽思念的老树,随后缓缓起身,步履沉重地往回走。走着走着,他忽然想起了宣依的话,心中涌起一股力量,于是加快脚步跑回家中,全身心投入到第二天的征文准备中。
次日清晨,老师公布了征文题目——《我最好的礼物》。晓明将宣依的鼓励与激励,以及自己的内心挣扎与成长,化作笔尖下的文字,倾注于征文之中。最终,他和宣依的作品均获得了认可。
就这样,两位怀揣梦想的少年踏上了那列承载着希望的火车,朝着家乡的方向,以最纯净的快乐,与那片土地,与心中的那份思念,挥手作别。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着属于少年的文艺篇章,以真挚的愿望,证明了少年文艺的纯真与华美。或许,这正是征文活动所要传达的真谛——在文字的海洋中,寻找自我,实现成长,让梦想照进现实。
指导老师:李韵仪
阳光外国语学校 图书馆 钱顺妹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