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祖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前,从新中国的积弱贫苦到允满自信走向世界发展的祖围,从-一贫如洗到现在的繁荣昌盛,祖过迎来了七十五大庆中国己有了翻天地的变化。
听爷爷奶奶讲,他们小时候正是新中国成立不久,那时因十年灾害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致使粮食紧缺。老百姓开始了“粮食”的艰苦生活,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问题,那时只有玉米、红薯、稀饭每天周而复始。一家人虽然吃不饱,但是也不会饿着,像而条、大米都是偶尔吃,像肉类那亚是一年才能吃几次。
听到了这些话,泪水顿时允满了我的眼眶,我想忍住,可泪水还是滴滴答答地往下流了出米。爷爷奶奶那一代的生活条件是多么的艰辛,每天都在为温饱而发愁,想想我们现在过着“衣来伸手,饭米张口”的幸福生活,这真是天壤之别,而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真为自己不体谅父母和浪费粮食的行为感到十分的惭愧。
爷爷奶奶还说他们以前只能穿破衣服,买衣服都是辛勒劳动获得的一点点钱,看来钱真的是来之不易,家庭条件相当贫困,哥哥姐姐穿旧穿小的衣服都是舍不得扔,等弟弟妹妹能穿的时候在给他们穿,有破洞衣服都是奶奶一针一线缝补的,一点也不美观。
想想现在我们难以接受,我们现在穿的衣服各式各样,面料舒服,衣服还没有穿旧就说被淘汰了,哪里会有什么缝补过的衣服!
爷爷奶奶还讲,那时的耕地也是要劳动力的,就比如我的爷爷奶奶是典型的互相扶助,爷爷耕地,奶奶锄地,爷爷背着犁,奶奶牵着牛。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不久时,农民都是用牛来耕地的,而且是那种大水牛!十分有力,能够在稻田里来去自如,爷爷奶奶当时不仅要自己拼地还要给牛喂食。现在科技发达了,农民基本实现机械化耕种,用牛耕地的时期一去不复返,但是由于山区地带土地资源零碎凹凸不平上地狭小,不适合机耕,还需要农民亲自翻地拼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的七十五周年,有太多难忘的经历,而每走一步我们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新中国成立以水经历的沧桑岁月,我们会永远铭记在心;-贫如洗到今天的辉煌,我们真切的感受着,我祝愿祖国母亲繁荣昌盛,一如既往走像下一个辉煌。
新寺学校 图书馆 戴逸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