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遥远的边垂小镇有一片被枫树环绕的森林,每到秋天,那里的叶会厚厚的铺满地。
这片林的边缘有一条蜿蜒的铁轨,每天黄昏时分都会有一列老式火车缓缓驶过,它那悠扬的汽笛鸣声总会渗透进小镇每个角落。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名叫姜暖的小女孩,她生活总是洒脱的很,常年寄生于一位慈善家所开的书店中。
在一个秋的午后,姜暖偷偷溜出了书店,这是她第一次在没有任何人陪伴她的情况下走那么长的一段路。姜暖不知道自己要去何处,甚至忘记了自己逃离书店的原因———或许是!
镇边沿围一片很大年纪很老的枫树林,阳光透过枫叶的缝隙化作片片金斑,洒在林间的小道,像是鬼迷心窍,姜暖直直地往林子的深处走,一直走,直到天要黑了太阳变成洞口,姜暖才想到自己出走还未曾与任何人讲过,再不回去店长会担心的。
可惜,姜暖醒悟时她已经走了太远,再靠自己是完全不可能原路返回的,直到她转身发现林子里有动静,定睛一看,是只狐狸。
它好像才从叶子堆中钻出,背上还沾着两片枯黄的枫叶。
姜暖想逃跑,远远地传过来的火车汽笛声连同着大地一起震动,她被吓得定在原地同狐狸对峙着。
姜暖从没进过这片林子,甚至连镇子边沿都没走过,书店中像她一样的小孩还有不少,店长实在没有多余的心力带着她们在镇子中乱晃,她之前只是在黄昏时分停下手中的活计听着远方传来的汽笛声,目光如炬,似要穿透挡她视线的一切建筑物。
店长曾经哄她们,“只要等你们长大了,就可以乘着这列小镇唯一的火车去向你们心心念念的远方。”
但这是她第一次距离这辆列车这么近。
狐狸看她定住,将尾巴一盘,很乖的坐了下来。
姜暖和狐狸对视,它的小眼睛很亮,眨巴眨巴像在对她施法。
偏偏姜暖还真中了,她莫名安飞下来,直觉告诉她这只狐狸是亲人。
远处的笛鸣声,慢慢消失不见,枫叶林再次回归平静。
狐狸站起来,转身往回走,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回头看她。
是在告诉她:“跟我来”。
于是,姜暖鼓起勇气,跟随狐狸穿过密林,最终,狐狸将她带到了森林的边缘,姜暖终于看到回家的路。
回到书店,忙碌的店长似乎并没发现姜暖短暂的失踪。
从那以后,姜暖的心中就多了一个秘密——那只神秘的狐狸。
她开始在黄昏偷偷跑到林中寻找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姜暖和狐狸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而那火车的汽笛,则成了她与狐狸之间的特殊暗号。
直到有一天,姜暖发现它似听得懂人类的语言,再一次与狐狸赴约时,她带上了一盒识字卡片。
那是店长在她很小的时候送给她的礼物,
于是狐狸向姜暖透露了自己的秘密,它其实是狐仙而那列火车,是它现身的信号,火车一旦鸣笛,就意味着黄昏的降临,也意味着它终于可以在尘世间使用肉身。
姜暖对此并不感到很惊讶,如此通人性的狐狸,脑洞大一点怎么着也都猜到了。
只可惜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又一次与狐狸走人约时,它告诉她,它即将完成在这尘世间的修炼——它要离开了。
姜暖没说话,只是看着狐狸落了泪。
一位约莫二十出头的姑娘靠在枫树干合上手中的本子,笑意吟吟地看着面前一群小孩子。
“我得走了。”姑娘转身离开,“再不回去院长可得来寻我了,”“小暖姐姐再见”。
“回来了啊,小暖。”
“嗯,院长,你提的自传改编水这个主意确实很好,只是我的文笔实在没到那个火候。”
一位已是白发苞苞的老太太同样是笑吟吟地看着面前的女孩。
“先别管这些,那列老怕是比我年龄都大的老火车,要重新开通了——但目的不是交通是为了观光。”
“他们不会把林子砍掉的对吗。”
“不会的,有仙家保着呢,”老太太握住女孩的手。
“您又佩侃我,“女孩无奈地笑笑”。
老太太转头看了看后院玩得欢的孩子们,把女孩拉进一个房间并关上了门。
“小暖啊,我一直都知道的,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我老了,这活已经不适合我了,但我又放不下孩子们,你又是离了这儿还愿意回来的。”
那个被称作“小暖”的女孩也拉紧了老太太的手,“我明白您的意思,这里永远都是我的家嘛。”
小暖曾经听过老太太讲她的身世,她还没出生时,,父亲就离开了她们,她母亲生这她那一年正碰巧这位太太投资,建完当地供狐仙庙又建孤院,她母亲为了保住她,多次前往狐仙庙来求符,所以算下来,这里的仙家与她还有几分渊源呢,只是她母亲还是离开了。
“明天试通车,你可以去看看,票我已经买了。”
老太太把一张车票递给她。
女孩拿着票点点头,她已经好多年没去林子里找狐狸了。
第二天,她登上那辆老式火车,站在车头吹着迎面袭来的风。
在路过那片枫树林的时候,火车拉响了汽笛声听得她心头一颤。
她没看见的是,在火车飞速经过的轨道边,有一个因暖阳映身而金红的身影。
狐狸什么都知道,它知道在未来的每个黄昏,这片它生活了许久的枫叶抹里,总有汽笛长鸣。
指导老师:陈晓燕
邬桥学校 图书馆 张清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