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民族总是有很多的理由封锁知识、钳制思想、灌输善良,因此有很多有才智之士在其一生中丧失了学习、交流、建树的机会,没有得到思想的乐趣就死掉了。”
花发西园,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轻暖清明后。图书馆里的书如房屋般鳞次栉比地排列,行至外国名著栏时,《傲慢与偏见》《堂吉诃德》《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相继映入眼帘。
可是有一本书,在夹缝中,显得十分渺小。
我把它拿起来,那是一本村上春树的《图书馆奇谈》。细看,是一短篇小说。翻开这本书,我被它精美的配图和引人入胜的环境描写所迷住,又为其跌宕起伏情景交融的剧情而陶醉其中。
少年为了弄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征税方式,决定去图书馆寻找答案。依照指引,少年走向地下107室。眼前是奇特的门,敲起来令人毛骨悚然。一位长相诡异的老人找来三本书,但是——只能在阅览室里阅读。少年跟着老人走进漆黑的阅览室,一个包裹着羊皮的男人把他带进牢房,老人要求三个月的期限,少年要背出全部的图书内容才放他走。然而,被老人管束却心地善良的羊男告诉少年:三个月后,老人就会喝掉少年装满知识的脑浆来填补图书馆光赔不赚的漏洞。
少年夜以继日地读书,却有幻想中的美少女出现慰他心灵。少年和羊男等待着可以逃出生天的新月之夜,却被老人与他身边的狂妄鬣狗所拦。少年和羊男打破束缚冲到了公园的草坪上,化作灰椋鸟的美少女也许诺去找少年。少年醒来的时候,羊男,少女,灰椋鸟就像朝露蒸发一般不复存在。回到家,母亲没有怨言,在上周二不明死去。少年周围的黑暗更加沉重。
掩卷沉思,我不禁被村上的流畅笔触和巧妙连接所震撼,而在文字背后,多的是一份沉重。转身来看,这篇文章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难道仅仅只是作者随意提笔而作的“小说家言,传奇恶曲”?无人知晓。纵观全文,浅谈一下鄙人的粗解:
村上春树的《图书馆奇谈》,是每个读书人,都要面对的严酷命运。 战胜了这种考验的读书人,才能够堂堂正正地站在阳光下,问心无愧地说:“我是个读书人。”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这篇《图书馆奇谈》却恰恰展现了借书之人所经历的磨难和求知若渴的精神,可见一斑。
可寓意远不止于此。
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图书馆奇谈》中我代表日本民众,胆小懦弱,对上级的话无条件服从,因为想看日耳曼税史而被老人禁闭背书,代表只要有政治理想的人均被老人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所控制。这老人也像是《1984》里所暗喻的独裁者。羊男这个人物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出现过无数次,最初是在《寻羊冒险记》里,羊男是由好友鼠的亡灵假扮而成,而鼠恰恰代表了日本70,80年代的一类人,一类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孪生出极度自我的一类人,可以理解成本我。“图书馆”可以理解为日本社会,“地下室里的阶梯与迷宫”应该是左派与右派之争,就算有如羊男,也在左派右派的迷宫中,失去自我,不敢前行,而不断遭到老人的鞭打。而那根本不存在的女孩儿,只在梦中出现过的,应该理解成为勇气和自由。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受不起考验的人,都将被打入黑暗的地狱。 《图书馆奇谈》中,为虎作伥的狗,和自以为永远正确、不容质疑的老头,在真正人心的坚定不移的力量面前,一个被涨破了狗嘴,一个被挤到墙脚。曾经以为不可一世的东西,最终只能成为可笑的小丑。
我把书放回书架上,望着从大大的落地窗那透进的阳光。
指导老师:韩燕丽
汇贤中学 图书馆 陈益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