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村口的大道,可以路过爷爷的甘蔗田,通往城里。
去年的八月,爷爷的甘蔗长得正旺,小贼却在暗夜里潜伏,无法,爷爷在甘蔗田与大道之间筑了一个小棚,里面放了一张硬邦邦的木床,晚上就去甘蔗田过夜。为了看那所谓的小棚屋,我和表妹吃过晚饭去大道上散步,去找甘蔗田。
村里的夜晚和那些专为“繁荣”一词量身定制的大城市是有实质上的差别的,那里五彩斑斓的灯光可以照亮夜空,空旷深邃的天空被照成了紫橙色,车子奔驰而过的声音、超市前大屏幕上广告的声音等等,无奇不有,全都混杂在了一起。
而村里不一样。这里只有蝉在轻轻地叫唤,山田里的风铺面而过,虽静,但不悍人。抬头一望,碳黑色的夜空中星星密集得让人眼花。看久了,感觉那些离我们无比遥远的星球,好似在缓缓移动。而远处的天空被城里的灯光照得亮堂堂的,照得前方黑色树影的一枝一干,显得格外清晰。
山腰上的小屋,此时还开着灯。
来到了甘蔗田,我们打开了手电筒。
甘蔗田里面自然是不会去的,因为夏日夜晚里飞虫肆虐。我们拿着手电筒照了一下,一个很小的棚,里面有一个很小的床。床便是一个架子架上一块木板,没有棉絮,而被子呢,只是一块旧布而已了。
与其说是失望,倒不是如说是被震撼到了。
回去的时候,抄的是近路。
近路在山与村的夹缝中间,一块很美的山水之地。一般在夜晚,大人们是不准我们来这里的。一不小心,脚一滑就掉水沟去了。
走在路上,哼着歌,路过一座座社屋,以及小山坡上孤独的祠堂。
他们说,以前祠堂里面是有佛像的,但是后来好像被人盗走了。最后耸耸肩膀,说他们也不确定,那都是爷爷那个年代的事情了。无论是社屋还是祠堂,在这个夜看来,都好像是数百年前辉煌文化遗留下的遗迹。也许这些遗迹里面,还存留着神仙,在夜深的时候,他们会去高山泉水之处,唱起他们的歌。
也许只有在这样的地方,才能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来传承遗留的文化美景吧。
西渡学校 图书馆 林丽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