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是一年盛夏。不过惊鸿中轻轻一瞥,可这一眼的牵挂弥足驻留心间。
——题记
浓重的热浪像是被烤化的热巧克力,劈头盖脸向我袭来。在这样难捱的炎日,我便想去镇上新建的图书馆借个书,顺带纳个凉。你想必也是如此,于是我们遇见了。
那年我是少年老成却不谙世事的十二岁,你不详。
图书馆里只有翻书页的沙沙声,安静地让人肃然起敬,徜徉在书的精魂之中的我也陶醉了。记得是一本林徽因的诗集,上面这样写着:我不曾忘/也不能忘/那天的天澄清的透蓝/太阳带着点暖,n斜照在每棵树的梢头/像凤凰/是你在笑/仰脸望/多少勇敢话那天/你我/全说了像张风筝/向蓝穹,凭一线力量。写的真好。读罢,心里一阵惬意,眼不自觉望向门口。你出现在我的眼中,那么恰巧。
一身洗得发白的藕粉色短体恤衫,一条束着绿色皮带的,同样破旧的短裤。
我暗自嗤笑,笑你的不知所畏,也笑你这身奇特的装扮。
不过这一切都立刻归于平静,直到你拉开我身边的椅子。
你那刻意压低却依旧洪亮的嗓门在我耳畔响起,你说“嗨,你好!”我有点懵,大抵是刚刚嘲笑她的缘故,反应竟慢了半拍。我说,你好。
我以为,这就是结局,可你却似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一发不可收拾。
“你初三了吧,我要是还在读书也差不多。”
“不不,我才十四。”
“这么小,我以为你还比我大呢!哈哈。”你笑得一脸明媚无畏,我倒是有点冏,讨厌别人的侧目。于是我侧过身,不再做任何交流的姿态,只是将目光投注在我的“徽因”上。
“你在逃避我。”你的声音似乎有些寂寥孤单。我的心情似乎被牵住了,合上书,望向了你。
你似乎感受到我的注视,用小声含蓄的声音继续叙述。
你说你不是上海的孩子,因父母打工才不得不跟着来。家里还有个哭着闹着的弟弟。你也不上学,尽管你说你渴望。前不久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零工,可以买书读。最后还是被辞退了,因为老板发现了你虚报年龄。
一时间,我不知怎样去安慰你。你的睫毛上有一层雾气。就在我沉思的时候,你慢慢地站了起来,冲我笑了笑,坚强的让人心疼。你说,谢谢你能理解我,其实我已经对“求询”上了瘾,我喜欢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获得关注和同情,这样,我就满足了。你的声音变得轻细和虚幻,然后,你起身欲走。走之前,你回过头对我说了最后一句话:你是我第十个和我交谈的好人。
我仍旧呆坐在那里,书被一阵不知名的风翻阅,依旧是那页,那句“多少勇敢话那天”,我的心却涌过不一样的情丝。
女孩就像是被社会忽视的一朵花,却依然向着阳。可这样的事,又何止女孩一个。
以前我独自活在阳光覆盖的日子,却不自知。不曾料想我的世界里的这份光亮,在像女孩一样人的眼里,能把黑夜当成白天。
直至今日,我总会牵挂那个泛白T恤衫,绿色皮带。希望你过的好,眼角不再挂着泪滴。
指导老师:王卫英
古华中学图书馆夏瑞英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