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晚,头顶的吊灯散发着柔和的光亮,客厅里响着电视的声音,而我的房间里却比较寂静,只有笔尖与纸张摩擦的声音。
房间里,我正画着一幅素描。上个星期,美术老师发布了“悬赏令”:画出新学的罗马皇头像,最好的作品会贴在教室的墙上供大家“瞻仰膜拜”。听了之后我跃跃欲试,等到真正拿起笔才体会到它的难。没有老师的指导,我画得一团糟,将高大威猛的罗马皇画得要么猥琐龌龊,要么血肉模糊,估计十个壮汉也摁不住他的棺材板了。看着自己的“杰作”,我真想直接把它交给老师,但又想博得老师的好感,顺便风光一把,只好硬着头皮将眼前的四不像擦光,从头来过。
半小时过去了,我只制造了一个更丑的头像和又一桌的橡皮屑。新闻结束,“家庭主妇”与“家庭煮夫”都归位去做家务了,我却无半点进展。看着自己的画,我绞尽脑汁想着哪里出了问题,却良久无果。
又打熬了十几分钟,我终于打算放弃了。这简直是折寿啊!我怎么……怎么就这么笨呢!
就在我摘下画纸时,老师的一句话击中了我:“发现画不好、不知所措时,可以先放一放笔,退一步,从远处看,这样有助于发现问题。一心死抠,不会有什么结果。”我心头一喜,连忙放好画板,退到房间门口看画。不看不打紧,一看倒把自己吓一跳:我画的罗马皇,眼睛一上一下,歪鼻子,扁嘴巴,拿出去准把人吓一跳。我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自己作图之前根本没有好好定位头部与五官的位置。这就好比盖房子没有图纸,肯定出不了好东西啊!我恍然大悟,连忙回到桌前,换了一张纸重新画了起来。
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我静下心来开始画了。墨绿色的铅笔在我的手中轻块地转动着,笔尖轻轻摩擦纸张,留下一条条笔直的黑线。我默念口诀,按部就班地作图。渐渐地,罗马皇威严的面容显露出来。看着与样本相差无几的头像,我心头狂喜,马不停蹄地铺上一层明暗,再加深,过渡……很快,威严而层次分明的罗马皇头像跃然纸上。我一遍遍地看着自己的画,心中除了满意还是满意。我甚至开始耍起了俏皮,吹着口哨冲着纸上的罗马皇打招呼:“你好,陛下!”
睡前,刚才的一幕幕仍在脑海中回荡。我躺在床上感慨着:多亏老师的方法啊!而这关键处,就在那退一步!
其实,不仅仅是画画,生活亦是如此,当离得太近,往往不能看透;不如退一步,跳出这个圈子,这样才能看清。从一次简单的绘画练习中,我竟收获了这么多!生活就是这么耐人寻味、值得咀嚼啊!
第二天上课,我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上交了作品。看着老师一张张地审阅、比较我们的作品,我的心跳也随之加快。最终,老师拿起一幅画说:“这个同学画得不错,很难得!那么,我就兑现上次的诺言。”我定睛一看,呵,果然是我的!下课,老师拿来胶水,把我的画贴在了墙上。许多同学都过来围观,相互议论。至今,那副画还贴在那面墙上,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包括,那个美女,呵呵。
咀嚼生活,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有时候遇到挫折,卡在原处苦苦纠缠,往往没有什么结果,只会被自己的偏激迷惑双眼,阻碍自己前行;唯有后退一步,才能看清前方的方向。退一步,才是人生大智啊! 生活,耐人寻味,值得咀嚼,而咀嚼生活,使人受益匪浅。
指导老师:王卫英
古华中 学图书馆 夏瑞英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