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佳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彩校园 > 正文
读书的味道
发布日期:2018-11-03    作者:实验中学 蒋孙宇   点击率:

 

程颐:“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题记

在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时,我就对三味书屋是哪“三味”很好奇。前人把对读书的感受比喻为“读史味如肴馔,读经味如稻粱,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此为“三味”。渴望一品个中滋味的我找来一摞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霉味的古书,开始细细品读书中的“三味”……

一味——读史味如肴馔

“《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

在书中,项羽破釜沉舟,焚烧帐篷,只携带三天干粮的必胜决心,其壮美令我震撼;楚军被困垓下,闻得四面楚歌,无奈作诗“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时,心中不免升起一种悲凉之情,其凄美令我扼腕

可是项羽最终却败北了,他在作战失利时一直想着“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始终没有意识到自己率兵作战的失误,更没有调整作战方针,最终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就像我们考试失败,只有反省自己的学习态度,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才可更上一层楼!《项羽本纪》正如肴馔,情节生动令人回味,同时又带给我们“营养”。这,是读书的味道。

二味——读经味如稻粱

翻开《诗经》,读到《无衣》时,眼前赫然映出了诗中的场景:国疆边塞,黄沙漫天,在外敌兵临城下之际,秦国军民共同拿起武器,多数人没有战袍,但即将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丝毫没有减弱。成千上万的声音,响遏行云:“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无衣》中体现出的爱国精神正如稻梁,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食之本。中美贸易之战的胜利,正是中华民族团结起来、万众一心的结果。这,也是读书的味道。

三味——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翻开《论语》,“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最令我印象深刻。这是孔子用来劝诫君王要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的话,这样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其中无不体现出儒家恭、宽、信、敏、惠的仁爱思想。

如今的社会,大部分人已经不缺乏物质上的需求,再进一步便是要达到精神上的目标。而《论语》正如醯醢,在各个方面丰富我们的思想精神,加强我们的道德修养。

希望有一天,人人都能用道德约束自己,以仁爱对待他人,建立孔子所说的理想社会,为全人类的发展铺设更好的前程!这,更是读书的味道。

书,犹如浩瀚的海洋一般,蕴含着关于个人、国家乃至全社会的精要道理。只有用心品读书中之味,方可领悟其中真谛,才能更好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书之味,无穷无尽……

实验中学 图书馆 王晓蕾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