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看书。母亲对此非常支持,为我买来许多的书。那时候的大人,更年轻,更有活力与攀比之心,谁家孩子又读了几本厚厚的书,大人是要骄傲地抬起头的。这时候,书就像是我的世界一样——带给我欢欣和希翼。
记得七岁时,我为奶奶字正腔圆地读了一段文章的事。她当时是这样的欢喜,像得了一支玫瑰花的少女。我对她的夸奖很是受用,并想得到更多。那之后,我开始看一些对年幼的我来说太深奥的书,只为了一句夸奖,让我沾沾自喜好几天。这使我看任何书都囫囵吞枣,丧失了阅读的乐趣。书中的那个世界,渐渐离我远去,变得陌生而冰冷了。我不再喜欢看书,不再对那个世界进行更细致的挖掘。
本来,我该就此疏远了书,冷落了书,只把书当作一种工具。然而在六年级的时候,我幸运地邂逅了郭老师——一位温柔可亲,谈吐文雅的老师。她对我糟糕的作文表示鼓励,对我唯一出彩的地方表示极大地赞赏。我看着她,仿佛愿意尽自己最大力量去提高作文水平,使她愉悦似的。我拾起了书,再一次品味那原本枯燥的文字。这时,我已经能完整地理解书中的意思。我捧着一本书,读它,幼时的记忆碎片纷至沓来,被我一点点地拼接,修补。艰难地完成了一副拼图后,我忽然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我的大脑指着空荡荡的仓库里仅有的零落碎片,对我说:“是时候了,是时候了!”
我听从大脑的指挥,踏入了书的世界,想要再一次接纳它,并探索它。冰冷的冰悄悄化去,书的世界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我小心翼翼地伸出脚尖,点点海水,伸出手捞起一只美丽的贝壳。小鱼在我的手边嬉戏,呼唤着我加入。我跃入水中,跟着它们向深海进发。水草摇曳,为这世界带来更多宁静;色彩斑斓的珊瑚令人赞叹不已。越是深入,越是惊异,在这没有喧嚣的书的世界里,集结世界所有情感与事理的世界里,没有尽头,只有探索。我忘却了过去与未来,第一次真正地阅读,单纯地阅读,遇到感兴趣的知识,就把它吸收了。没有任何理由促使我这么做,只是想读,便就读了。就像人活着,只是单纯地活,不需要什么理由。
我读着书,觉得,这书中,就像是属于我的世界一样。在这安详的世界里,没有任务,没有目标,只有读书,单纯地读书。
指导老师:姜梦霞
阳光外国语学校图书馆 钱顺妹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