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是国际化的代名词,而要在这里寻找流逝的过去,也非易事。
我的家啊,要是能找出前些年的照片,变化也是翻天覆地的。从许久之前笨重又小屏的电视到现在的智能电视,从老式放不下多少衣服的衣柜到大容量衣柜,从旧式让油烟乱跑的油烟机到换新后没有油烟再逃出……好像只有那个,那个在储物间的大红木箱子,一直在我的家中占有一席之地。
父亲说这大红木箱子从他出生开始就在了——
“我还小的时候,趁父母都不在家,我就踩着凳子偷偷看过那个大箱子,里面是许多小物件,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件军装,还瞄到了一旁放着一个不知装着什么的小红兜。我那时从凳子上下来还不小心磕到头了。”
我看着父亲小啜一口茶把回忆也带了出来……
夏日午后,蝉鸣和小曲,还有坐在一旁看报的奶奶不时的抱怨。我悄悄在心里留下一份美好。
“爷爷奶奶,那个大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呀?”
“你爷爷和你爸爸的军装,还有你爸爸小时候掉的乳牙。”奶奶笑眯眯地摘下老花镜,眼中突然多了许多柔情。
“我也就当了个小队长,服了兵役。你爸呀参军就学了个烧饭!当了个炊事兵还把自己吃胖了……毕竟也是个兵,虽然不打仗,但这段日子也算是难忘的,把这几件衣服放着也算留个念想。每次看看它,就和看老朋友一样,能想起当兵时候的责任感和荣誉感,那种自豪是深深刻在心里的……这个箱子也是我的父母留给我的……”
我听爷爷讲那些,当时,他洪亮的声音带着历史的苍劲,是自豪,是信仰,也有对青春的追忆和遗憾。
闻着历史的茶香,倾听红木箱子的故事。这承载了两代人回忆的信物,早已成为了我们家庭的一部分,也短暂地见证了这几十年的发展和壮大。
我把箱子从杂物中抱出来,拂去历史的烟尘,暗红色的纹路与我的指尖相触……我愿意继续这份记忆——我们家族的,历史的长歌。
指导教师:梁裕萍
古华中学 图书馆 夏瑞英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