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中最后一个周末的晚上,爸爸和妈妈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而我在自己的房间准备着开学前的各种资料。忽然间爸爸喊到:“杨杨,快过来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一部纪录片吧。”我正好整理好书包,于是坐在爸爸妈妈边上一起看。
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是一个爷爷,讲诉了他和他的家庭经历的半个多世纪的故事。和爸爸妈妈一起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对我家的家庭历史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和爸爸妈妈聊起来我们的家。“爸爸,你小时候是住在哪里的啊?”我问道。爸爸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看了看我说道:“那我和你说说我们家的故事吧”。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出生在上海市奉贤县钱桥乡吴房村8组,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男孩。那时候啊住在平房里面,家里有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房子虽然不大,但是也干净清爽。在房子前面是一个菜园子,每个季节轮流种各种蔬菜,春天种上鸡毛菜,夏天种上茄子青椒,秋天种上生菜芹菜,冬天种上矮脚青菜。房子东边是一个果园,勤劳的爷爷奶奶种了好几种不同的果树,有桃树、梨树、橘子树、枣子树和无花果树。爷爷奶奶是务农的农民,都是干农活的能手。爷爷最自豪的一件事是和全县的劳动者一起开辟了金汇江,从此把黄浦江和东海连接了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各个县乡、村镇,都建立起了许许多多的工厂。爸爸妈妈初中毕业以后就进入到了乡办厂工作。由于爸爸工作出色,不断进步,他从一个技术员成长为当时钱桥镇经济效益前列的机电厂的厂长,并且获得了“1987年奉贤县先进工作者”称号。妈妈在机械厂从事计量方面的工作,这是一份需要耐心的工作,她对每一把测量工具的检测都做到一丝不苟。而我从小在钱桥读书,在钱桥小学和钱桥中学留下了学习的印记。1993年考上了上海石化中专,把农村户口变成了城镇户口。在当时来说,就相当于考上了大学一样。1997年毕业前期,经济改革更深入,上海石化总厂转制成为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我们这批毕业生就不享受包分配工作,只能自己找工作。我在1997年夏天毕业后,来到南桥工作,从此在南桥轧下了根。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投资到了这片热土,我深深感觉到知识的重要性。在工作之余进行了自学考试,先后取得大专文凭和本科文凭……”
“原来我们家是这样的啊。”我惊讶的说。爸爸接着说“哦,还有最关键的,我在千禧年认识了你妈妈,五年后结了婚,在06年12月17日你出生了……”
听了爸爸讲诉的这些事情,我觉得我要努力学习,让生活更加充实,让我们的家更温馨和谐。同时长大后,为我们的祖国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指导教师 杨蓓蕾
古华中学 图书馆 夏瑞英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