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彩校园 > 正文
物质庸常,唯精神不朽
发布日期:2024-03-15    作者:奉城高级中学 高一(6)班 李昀蔓   点击率:

在如今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许多人认为,物质上的财富得到满足,自然而然就达到了精神上的富有。其实,两者之间的距离比我们想象的要远,物质财富的优越永远无法替代精神财富的富足。

当人得到了物质财富,只是获得了短暂的快乐,随着时间的迁移,很难再获取更多幸福与满足,因为他们还没有达到精神富足的境界,只是安于现状,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类“俗人”。未来不可预测的困难重重,金钱无法驱动人去接纳与战胜,有时更起反作用,而一个人的态度与眼光却是决定他是否被世俗裹挟、随波逐流,亦或是战胜自我、提升自我的关键因素。

鲁迅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在人生这场浩荡的征程中,未知没有尽头,探索永无止境。苟安一隅的南宋终被金人的烈火侵蚀,闭关锁国的晚清终被列强的铁蹄踏遍。它们都曾拥有过辉煌,而统治者更是沉浸在盛世繁华中无法自拔,不思进取,认为自己得到了物质财富便已经足够。直到“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的春风吹进了这片痼疾缠身、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腐朽的国人终于觉醒,意识到精神财富的重要性。

荀子有言:“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富有不是成功的代名词,一双能望见真知的眼睛才具有更高的价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终其一生所追逐的人生境界,他的肉体永沉江底,他的灵魂向死而生。用今人的眼光审评,屈原是执着的,甚至是愚笨的,毕竟他腹有诗书,定有一天会被开明君主重用,何寻死路呢?但将目光投向那“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代,他不愿做亡国奴,宁教自身死,换得民族的觉醒,在他看来也是值得的,尽管挫折可能纷至沓来,但这份经历终将是一笔精神财富,使屈原和他的气节,青史留名,熠熠生辉。

真正的富有,是达到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相对平衡。杨震严词拒金,正己正人;唐太宗立“戒奢屏”,时刻律己;霍去病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推辞万两黄金,这便是古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一代代华夏儿女挣脱物质的枷锁。

新青年一代,更不能故步自封,应抬高眼界,将精神财富融入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做时代的领跑者,为祖国建设铺路建桥,为祖国繁荣添砖加瓦,成为一名真正的“富者”。


奉城高级中学 图书馆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