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18日两天学校接到上级通知学校将学校操场做为核酸检测点后,在党员群发布了招募志愿者的通知,看到通知后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的我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了两次的志愿者, 3月14日我早早的来到学校,在认领了引导员的岗位,3中旬的天气是多变的,那天的气温在27度左右,从开始等到采样的医护人员就位以后就开始引导居民们进入核酸检测点检测,嘴里一遍遍耐心的提醒着来检测的居民:“我们十个人为一组,看好旗帜的序号,千万别走错了”,“您好,请佩戴好口罩”“您好,您打印的核酸码今天用完以后不能用了,抽空到居委会重新打印一张”,“各位请间隔一米的前后距离,靠右边站”,从7点多开始到12点一直在学校南半操场上我和同事们一起有默契的配合着引导居民,因为下午有课只能做半天的志愿者,当有同事来接我的班后,当脱下薄薄的那一层蓝色防护服发现卫衣早已被汗水打湿了,看看医护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白甲”每天冲在抗疫的最前线,反复帮居民测着核酸,我们做的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随着疫情来袭,我们又重新回到线上课堂,重新当起了“主播”。这个主播怎样才能做的像李佳琦那样成功,成了我思考的问题,上网课同样需要感情,换一种形式的讲课热情才能让一年级孩子们喜欢上体育课,让孩子们在家里真正的动起来。
课前
每个学校要求的上课模式不一样,我们学校的要求是20分钟空中课堂+20分钟钉钉互动,体育课表也有由原来1—3年级四节课、4、5年级三节课调整为的调整为每周五节体育课,也就是每天都会和孩子们在空中“见面”,体育课和其它学科课是有所区别的,重于学生的肢体感受与实际练习,需要利用器材完成体育课,每节课空中课堂我提前观看,并提前一天在班级钉钉群发布通知第二天的体育课需要准备的器材,让我们一年级的孩子们做好提前的准备。20分钟的钉钉互动课我精心设计,力求吸引学生,让他们在互动课中开心的运动,在家运动都能出出汗。
课中
“两段式”互动方式:
第一时间段:2分钟互动密码
为了提高互动性在课的一开始的两分钟里我设计了互动密码的形式,进入钉钉课堂后PPT上发布每天不同的互动密码,但因为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打字比较困难,所以我尽量的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互动(如:今天星期几?/ 今天几月几号?/明天的体育课是上午还是下午?)来代替比较枯燥的报学号的方式,长时间的在家里对时间产生模糊,这样做能让学生形成清楚的时间概念,学生每次也能和我积极的进行互动。
第二时间段:18分钟互动锻炼
2020年授课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而这一次我的授课对象是一年级的孩子,我认真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和组内的老师一起研究学生居家学习方式,开拓创新,积极商议、精心设计,制定学生每天居家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我主要以空中课堂关键动作的梳理、趣味体能的练习、游戏练习为主,通过在线答疑环节,引导学生在特殊时期勇敢面对疫情,积极克服困难,主动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树立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与信念,形成积极的体育锻炼行为。在学生和家长反馈中得到了好评和支持。
课后
不能面对面的交流,对于体育课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缺少参与感,也不知道学生的锻炼情况。于是我请家长帮忙拍摄小朋友们上课的视频,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让我在“云端”看到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视频,有时他们会主动的发在班级群里展示给全班同学们观看,我和同班同学积极点赞和肯定,然后把视频制作成一周合集,每周一在钉钉直播课中进行展示,兴趣来自于激励,低年级的孩子更需要家长、老师、同学的鼓励、助威,这会使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他们会知难而进,满怀信心的投入体育锻炼中。
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无法像身披白甲的医护天使们一样冲锋在前,也无法像穿着警服的警察们一样守护着人民,但每个人都肩负自己的使命,用心做好自己的事,作为教师的我们选择守护未来和希望,并将一直守护下去……
实验小学 图书馆 胡吉玲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