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彩校园 > 正文
秩序与好汉的复仇:我眼中的武松
发布日期:2024-04-17    作者:上外附中 范陈昕   点击率: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众人皆评武松为《水浒传》中最为丰满立体的好汉之一,也道好汉与好人不同,与世俗英雄也不同。武松的形象脱尘于武十回中的曲折变化,人物的性格与经历交相辉映,谱写了一首好汉的成长史与一出同黑暗秩序不断和解最终被迫斗争的闹剧。

武松的形象刚开始林立于读者印象中,便是“身躯凛凛,相貌堂堂”,非要吃醉了酒上山打死了虎。头一回的武松,口斥店家“不白吃了他”,又装作下拳打他们,遇着真虎心中怕两下,又不想回去被耻笑,惊出了冷汗,用尽力气也把这虎给结果了,幸而好巧给自己博了个英武的名声,做了都头。那时的武松虽脾气暴躁,但个性纯良守节,他涉世未深,对于秩序既没有什么体验,自然也没有反抗与斗争的意愿,他最原始的个性就是好斗的,有些爱逞强的。在这里姑且可以将他看成是武力值极高的普通人,甚是可爱。

一切变故的源头便是王婆说风情,潘金莲勾结西门庆、毒杀武大郎。武松是个很讲究规矩礼法的,尊重兄长,对嫂子也是以礼相待,包括后文与施恩父子的相处和在张都监府中的行为都不难看出礼法的观念是深深刻在武松的行为间的,也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道德准则。他讲义气、重亲情,纵然是哥嫂引诱自己,碍于和谐起初也不过选择了忍气吞声。因此我们而后看到的暴戾的、嗜杀的形象并不是一朝一夕间就塑成的。没有人会一开始就选择与秩序对抗,只是忍无可忍,最终才选择了一条少数人选择的道路罢了。

武松在何九叔处寻得了武大郎死亡的真相,晓得官官相护,在权势面前只有自己方能为兄长伸张正义。这是他与秩序的第一次交锋,并不是全然地打破秩序,甚至是遵循着秩序的方向伸张他的正义。他先叫了一众邻居看客,逼供了王婆,才取了潘金莲的性命。文中描写“割下那妇人头来,血流满地。四家邻舍,吃了一惊,都掩了面。”如此血腥的场面过后,他也没全失了理智,只为兄报仇,一命偿一命。后他又斗杀西门庆,求邻里给他作证,自己不过是有怨报怨,也敢认自己的杀人罪,此第一回直面秩序的交锋,他最终选择的是归顺、甚至于和解。

至牢城营,他拜入张都监府中,以为“这个都监相公,一力要抬举我”,此时他已经与秩序和解,重新相信了秩序的合理性与正义性,而恰是这一份的相信,使得信任破碎后,他的魔性最终暴露,与秩序分崩离析,全然站在了对立面。他惊觉张都监的一切恩惠皆是诱导他一步步走入陷阱的诱饵,目的是为了百两贿赂,给蒋门神出口气,取了他的性命。此时的武松真正地产生了浓烈的斗争意识,他招供偷盗保留实力、谋划越狱实施报复,这已与他出场时的纯粹有所不同,他的品性中还是重情重义、打抱不平的,但区别在于,他对于所谓秩序已经全然不认同了。他承认了自己从未犯过的罪行就可以作证这个观点,因为不认可秩序,因此就算承认也并不失气节,反而是留存力气的明智之举。

亏有施恩、叶孔目等的周旋,武松得以出狱,而从这以后的他大闹飞云浦、血洗鸳鸯楼、夜走蜈蚣坡,刀下亡魂二十余,与为兄复仇时的克制、理性截然不同,这时候的他是在对秩序进行复仇,不是冤有头债有主,而是所有在这个秩序中有罪的、乃至于助纣为虐的,都“绕不得”。或许看时不忍,但细思其中,他刀下的仆从、马夫、养娘,当真无辜吗?并不尽然,在武松的认知里,这些沉默的大多数助长了这不公的秩序,他们都是有罪的人,这场杀戮正是武行者对这个时代的宣战。结合蜈蚣坡上武松放了妇人一举,便可知,他不是全然丧失了良知与是非观,而是在对这个不公的秩序进行宣战,他同情弱者,但不认可弱者便可以成为助纣为虐的一方,他难以忍受的是这些受害人最终都变成了施害者。

很多人讥评武松,这般嗜杀成性,怎担得住一声“好汉”。然,武松纵然是好汉,但施耐庵笔下的好汉与我们眼见的大无畏的英雄,为了家国命运前赴后继的壮士,从来是不同的。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立在我们眼前,他们所受的不公,他们身上的好与恶,神性与魔性,他们的顺从与斗争,这才是真正打动我们的地方,也是真正将书中的时代向我们所还原的地方。

《水浒传》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中的必读书目,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这个宏大背景下的故事,如何看待里面的英雄和小人物,首先就要求教师本身能够深挖时代背景,用客观理性的视角去透析人物的行为动机。作为读者,在一个故事中很自然会有正义与邪恶的判断;但真正进入文本之后,我们所应该读出,所应该引导学生读出的就应该,也必须是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解释和个性成因,必须是一个时代下、背景中的辛酸与无奈、喜乐与悲哀。这也是从一名读者的角度,来到了一名教师的角度的新的思考。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中学 图书馆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