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结着炎黄子孙改造世界的辉煌业绩。传统文化就像一位永不疲倦的精神纤夫,牵引着历史航船破浪前行。
春节是中国农历年的岁首,又叫阴历节,俗称“过年”。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
除夕之前有扫尘的风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的年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为的是能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扫尘后,人们开始在家里贴上红红火火的春联,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在我的家乡——安徽,也是如此。在新年的钟声敲响时,爷爷便把我写的春联和福字贴在玻璃窗上。在贴福字时,他还会把福字倒过来贴。我十分疑惑,就问道:“爷爷,您为什么要把福字倒过来贴呢?”爷爷笑着说:“‘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体现这种向往和愿望,我就将‘福’字倒过来贴。而且‘倒’谐音‘到’,这就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所以才跟更要将福字倒过来贴呀!”我点了点头,又看见对面邻居家的窗子上贴着许多精美的图案。我连忙跑过去,问邻居家的大姐姐:“这是什么呀?”“这是窗花,我们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等。”姐姐说。
晚上,妈妈和奶奶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年夜饭。我们一家其乐融融地围在饭桌旁,我和弟弟端上一杯饮料,给长辈们敬酒,异口同声地祝他们:“身体健康,寿比南山”。祝父母:“工作顺利,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以后,我的弟弟连忙去屋里把凳子摆好。我们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啦!长辈们坐在椅子上,我和弟弟跪在垫子上依次磕头,长辈们每人都给我们包了个大红包,我们开心极了!发完红包后,奶奶和妈妈则包起了饺子和汤圆。老家的风俗是腊月三十晚上把饺子包好,正月初一早上吃饺子和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我们则是坐在电视机前看起了春节晚会。在春节晚会结束时,守岁人家放的爆竹声也“噼里啪啦”的响起来,庆祝着新年的来临。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中国的传统博大精深!
洪庙小学 图书馆 李永涛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