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妈妈的梳妆盒里,躺着一枚古铜钱,它外圆内方,在方孔周边有四个大字:“乾隆通宝”。铜钱看上去有些古旧,但边缘却光滑发亮。今天要讲的故事正与这枚铜钱有关。
小时候,外婆的房间经常飘散出一股清凉油的味道,我知道那是妈妈又在给外婆“治病”了。还记得第一次看到“治病”的场景,觉得既神奇又害怕。只见外婆背对着妈妈坐着,妈妈一手扶着外婆的背,一手拇指和食指捏着一枚铜钱,在外婆的颈项、背部一下一下的划。妈妈眼神温柔而专注,手法轻柔却带着力度。一边刮,时而还用嘴轻轻吹,似乎这样可以吹走疼痛。不一会儿,外婆的脖颈、背部就出现了一道道红色的斑纹。我担忧又恐惧地喊道:“妈妈,你快别划了,外婆出血了……”没想到,外婆却乐呵呵地笑了:“小宝,别怕,妈妈是在帮外婆治病。妈妈的手厉害着呢,经这一刮外婆头不疼腰不酸背也不胀了!”外婆没有骗我,每次“治病”结束,外婆总是格外神清气爽,腰板也挺得更直了。
再长大些,我知道了这叫刮痧,是传统中医治疗手法,可以活血化瘀、驱邪排毒。有一个大暑天,因为要搬新家妈妈忙前忙后连着几天没有好好休息。那天放学回家,我看到疲惫的妈妈正尝试着给自己刮痧。我忙跑上前去,接过妈妈手中的那枚铜钱,学着样给妈妈刮起痧来。妈妈疲倦的脸上挤出笑容:“你啥时学会的?”我说:“从小看到大,这手艺可是祖传的呢!”妈妈一听更乐了。一开始我不敢太用力,生怕弄疼了妈妈。但妈妈鼓励我,把铜钱压低些顺着肌理刮就不会疼。我放胆用力了些,但还是有些担忧,一边刮一边学着妈妈的样用嘴轻轻地吹气。铜钱在肌肤上一笔笔划过,留下深红色的印记,在那一瞬间我终于体会到妈妈为外婆刮痧时的心境,是担忧,是心疼,还有期盼康复的急切心情……不一会儿,妈妈的背上也划出了道道暗红色“斑马线”。妈妈刚才紧皱的眉头完全舒展开了,疲惫似乎也驱散了一半,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家小宝出师咯!”
这就是有关这枚小铜钱的故事,它曾为太祖母、外婆、妈妈刮过痧,也许还不止……它承载着浓浓亲情、拳拳孝心,并且将代代相传。
指导老师:季冬宝
解放路小学 图书馆 朱加琦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