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明,书写着永不停息、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对民主富强的探寻。绵延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民族,他拥有着无比灿烂的文化,犹如满天繁星,金光闪烁,灿烂辉煌。
我班的一次小队活动,带着我走进了这里---奉贤博物馆,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奉贤的“前世今生”,也自此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博物馆大气精巧的建筑承载着奉贤千百年的沧桑岁月。听说,“奉贤”的由来还有一段古老的故事,相传是孔子的弟子子游,晚年回到家乡江南传道讲学,其最后一站即为奉贤古地,深受当地百姓尊崇,为纪念这位贤人,起名“奉贤”,为“敬奉贤人”之意。
“见贤思齐”,奉贤博物馆,像人们展示了奉贤的历史变革、人文发展与时代进步。通过建制沿革、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贤城4000余年历史的形成与演进轨迹,让我不禁感叹贤文化的魅力和风采。在这4000多年来,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吴越文化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襟江帯海尽享千年江海之利,人烟逐渐聚集商业日益发展,奉贤这块士地开始走向繁荣。
另外,让我印象较深刻的是解说员讲解的“雍正故宫文物大展”,据说,展览展出了120件雍正从政时期的物品,全方位展示雍正的执政、生活美学。其中包括雍正从政时期的物品、字画、陶瓷、杂项,其中有雍正用过的玺印、穿过的服饰、用过的武器以及各类日常用品,还有雍正用过的西洋眼镜,此外还有瓷器、珐琅器、玉器、砚台、香炉等。
在这次展览中,故宫和奉贤共同首度复原了当年的“军机处”,这是雍正历史上值得书写的一笔。1729年,雍正借用兵西北之机,在乾清门外西偏小平房内设立军机处,一些军国大事由军机处秘密决策,君权至上从此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展厅内重现了当年雍正和大臣们用过的炕桌、烛台等设施。雍正与奉贤有着深厚的渊源。史料记载,1724年(雍正2年),为加强对江南地区赋税管理,雍正下旨在松江府范围内新设奉贤县、金山县、南汇县和福泉县。这是奉贤建县的开端。为了进一步明确这段历史,奉贤博物馆人先后跑了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希望寻到当年中央与地方探讨建县问题的来往奏章。功夫不负有心人,张雪松等人最终在台北故宫看到了那批史料,并成功在馆内展出。
这次参观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千古悠悠,长河汤汤,年华虽无法挽留历史匆匆前行的脚步。但我们要以史为鉴,不忘根本,在新时期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扬我国威,振兴中华!
指导老师:郭守珍
奉贤区古华小学图书馆 仇艳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