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彩校园 > 正文
民族文化,留存至今
发布日期:2022-10-25    作者:奉贤区青村小学 五(1)班 余诺   点击率:

 一面鲜红的国旗,五颗闪耀的金星,一个大国,一个奇迹,这就是中国。一身彩衣,一腔戏调,一个惊人的作品,这便是中国的民族文化------黄梅戏。

黄梅戏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起源于湖北的黄梅县,并被评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黄梅戏的唱腔以淳朴流畅、抒情、明快为主,表现力丰富,贴近生活。

说到黄梅戏,我就不得不想起我第一次穿上戏服,为爷爷表演的那件事。那一次,我正在房间里玩耍,优美的吟唱声钻进了我的耳朵,是从酷爱戏曲的爷爷的房间里传来的,我一听便听出那是黄梅戏,自打那后,我就对那声音念念不忘了。我缠着妈妈去报班学习。初学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先练习台步和圆场:台步是一只脚贴着另一只脚走,两手成兰花掌,上下摆住,侧放在身体左边。虽说动作简单,但手要这样端端正正地坚持二十分钟,中途不能休息;而圆场可比台步难多了,左手微微弯曲,放在身体左侧,右手也是微微弯曲,高举过头顶,手心朝上,脚要一小步一小步地走,脚跟落地。跑圆场手倒是不累了,但是脚却和猛灌了一瓶醋一样。摔跤、崴脚、手酸到提不起来是常有的事。我实在是不想练了,连续请假了好几天。

可有一天,妈妈告诉我爷爷生病住院了,我去看望他的时候,他念叨着让我回家把他的收音机拿来听曲解闷。那一刻,我想到爷爷可爱听黄梅戏了,如果我能自己唱给爷爷听,他是不是会很高兴?于是我又开始了我的戏曲求学。当我穿着戏服,拿起唱腔唱给爷爷听时,他心情好了不少,笑得乐呵呵的。

动听的戏腔,美丽的戏服,优雅的动作……无一不是中国闪闪发光的民族文化,黄梅戏从三百年前流传到现在,是因为一代代人的传承。作为新一代的少年,我们要把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更要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

     

 指导老师:周欣晔

                                                 青村小学 图书馆  周欣晔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