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彩校园 > 正文
缅怀故人
发布日期:2022-11-02    作者:奉城二小 三(3)班 许周茉   点击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美妙的千古绝句,表达了诗人对清明时节的感叹。今天清明节虽未下雨,但前些日子却一直下着迷蒙的小雨,成千上万个晶莹的小水珠从天而降,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给即将来临的清明节增添了几分悲伤。清明前夜,人们三五成群,在路边烧纸、焚香,祭祀死去的亲友。夜幕之下,火光星星点点,构成了一道别有特色的清明小景。

借着清明节,妈妈给我讲了外公和太婆的故事。2020年秋天,93岁高龄的太婆突然讲不了话,气喘,第二天就在大家的陪伴下,安静地离开了我们。太婆的过世,虽说是老年人正常的生理退化,但对于外公和姑婆来说,还是很意外和难过的。在大家的印象中,太婆是一个极为善良,少言寡语的人。似乎从没有见过她发过一次脾气。年轻时候的太婆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生育,所以在别人的帮助下,领养了外公(一个刚出生,母亲就因为贫穷饿死了),善良的太婆把他视为己出,对外公非常疼爱。虽说那个年代缺衣少食,太婆也会把仅剩的食物先给外公果腹。妈妈回忆以前就经常听太婆讲些困难时期的事,食物匮乏到要捡人家吃了丢在地上的带鱼骨头。即使生活好了,太婆还是不舍得花钱,甚至她房间的灯只要一离了人就要关掉,怕费电,真的是苦怕了。经过改革开放,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都好起来了,外公外婆就一直和太婆住一起。随着年纪增长,太婆的身体也没有以前好了,外公就日复一日地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外面再好也没有心思去看一看,天天陪伴着太婆。外公常说:“世界上最珍贵的就是家人了,如果哪天太婆走了,家里就少了一个人,要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直到2019年外公腿脚不便经常要去医院就诊。太婆就由姑婆带到杭州照顾,直到去世。外公内心还有点愧疚,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母亲。以后就只能隔着墓碑对太婆寄托哀思了。

又到清明节了,我跟着外公早早地到坟上去祭奠太婆,只见外公先把去年旧坟飘换了,挂上新坟飘,接着点燃了香,然后再点蜡烛,最后外公开始烧纸钱。外公在坟前叩头,嘴里说道:“妈妈,你在天堂那边要幸福生活啊!”然后就开始献酒、献饭、献菜。我问外公:“为什么我们每年都要来扫墓呢?”外公说:“因为我们要纪念祖先,向他们表达怀念之情。”

 

指导老师:张燕

奉城二小 图书馆 马展翼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