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浩瀚的典籍记录了悠久的历史。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共311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6篇为笙诗。内容包括了爱情、战争、风俗、祭祀、动植物等等,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相传在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我理解的是几千年前周朝的民歌和人文风情经过周朝作曲家重新谱曲后而成《诗经》,可以说是当时最正最流行的诗歌总集。当时的周朝国人如果不会点诗歌,那就不好意思和别人聊天啊。所以孔夫子说:“诗三百,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但是好可惜,流传下来的《诗经》只有歌词,没有曲谱。要是有曲谱流传下来,那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不定得惊艳到什么程度了。
我开始接触《诗经》的时间不长,且尚未通读,但有这么几首让我印象深刻。开篇第一首《关雎》,起兴之妙在于情与景相契合。再加上朗朗上口,韵律和谐悦耳,刻画出朴实恋情和美丽如画的场景堪称为千古传诵名篇。如今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都直接或者间接运用了这首诗的精华。
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牵手》,旋律好,歌词也好。“……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所以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听着听着你就发现这不就是《诗经》中的《国风·邶风·击鼓》中的四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吗?虽然这四句起初说的是战争中战友情,但用到如今早已成了经典的婚礼誓词。还有一首《白狐》“......我是你千百年前放生的白狐,你看衣袂飘飘衣袂飘飘.....能不能为你再跳一支舞,只为你临别时的那一次的回顾,你看衣袂飘飘衣袂飘飘”,这感觉就是《诗经》中《国风·卫风·有狐》中的情景再现。这样的例子有好多,这还只是一个小方面,我们都无法统计《诗经》中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中华优秀经典,让中华文化再次闪耀世界,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使命。《诗经》作为中华经典文化的一部分,它的精华在等着我和大家一起去探寻。
指导老师 姚晨雨
恒贤小学 图书馆 黄舜尧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