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彩校园 > 正文
板龙灯
发布日期:2023-04-18    作者:西渡学校 三(3)班 秦奕泽   点击率:

 

 舞龙是华夏民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在我的家乡许镇,每逢春节,板龙灯特别盛行,最长的板龙灯超过100板,长300余米,舞动起来,姿态万千,气势雄伟,蔚然壮观!

板龙灯,其结构为板式,板龙灯分为龙头、龙身、龙尾。龙头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龙头长约2.5米,高约2米,主要包含破篾,扎篾,铺骨,糊纸,画龙等环节,用竹片、铁丝结扎成龙的形态,用白麻编织成一条条长长的龙须。龙身是由多节链接而成,每节长约2米,龙身的长度根据舞龙队伍人数而定。龙身被编织固定在板节上面,每节龙身造型图案各部相同,且各节龙身都是有专门技艺精湛的画师根据龙的形态来制作的。有的带有四只麟角像龙背,有的扎制成台阁,也有的扎制成花灯。所用纸张采用树皮制作,薄而结实又拥有良好的透光性。龙身图案主要使用四种颜色分别是红、黄、蓝、绿,蓝色代表天,绿色代表地,红色代表喜庆,黄色代表丰收,寓意天地之间喜而庆之,丰收庆之。

为了庆祝疫情的胜利和春节的氛围,乡亲们大力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同时也是响应国家举办的千县民俗文化大汇演。很有幸春节期间见到了期待已久的板龙灯。清晨,以鞭炮锣鼓声为集结号,板龙灯队伍成员各自到位。锣鼓喧天,唢呐齐鸣,浩浩荡荡的舞龙队从村里出发。家家户户都等待在门口迎接“龙灯”。每经过一户人家,龙头会正对着住户大门“点一下头”表示送达祝福和平安。但是最期待的还是舞龙表演。

夜幕下,广场上已经是人山人海,等着舞龙队的精彩表演。只听锣鼓喧天,唢呐齐鸣,只见队伍前面一位领珠人手提“引珠灯”,龙随珠行,龙头忽高忽低,龙身上下起伏,龙尾则左右摇摆。长约300米的板龙灯活灵活现地来回穿游,煞是好看!晚上八时,龙身点起了蜡烛,瞬间整条板龙犹如化身为栩栩如生的真龙。金色长龙时而汇聚成宝塔状,时而翻转成“8”字状,千姿百态一气呵成,气势雄伟,为春节献上了极具民俗的祝福。

因为参与度高,观赏性强,舞龙灯民俗深受热捧。它为春节增添了热闹喜庆的气氛,也激发了更多人对中华民族传统的兴趣,更丰富了乡亲们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邻里团结,乡风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一定得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指导老师:蒋伟红

西渡学校 林丽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