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的春晚,有一个节目令人印象深刻,它就是舞蹈诗句《只此青绿》。
舞韵
“舞韵筝迷神趣,只此江山青绿”
节目中,一群翩翩起舞的姑娘,身着青绿色渐变衣裳,乌黑的头发梳成了复古的高髻,和着这美妙的音乐,多彩的画,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使人赏心悦目。你看哪!她们飘扬的衣袖似画中连绵起伏的山,她们飞旋的舞裙似画中波涛澎湃的水,她们的头发似画中的渔舟点点,她们精致的妆容似画中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桃红柳绿......姑娘们伴着画中的美景,舞步时而节奏有力,时而舒缓飘逸。
在喧嚣焦躁的当下,这似乎是传统文化向我们施展的一丝绿意,含蓄、温婉又充满勃勃生机。
画意
“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绘山河”
除了舞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支舞蹈描绘的是一幅中国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它的作者是北宋时期的宫廷画师王希孟,他创作这幅作品时年仅18。正如陈丹青所言“少年,是在拿着生命力和感觉做事情。”王希孟将迸发的生命力融于画中,用青绿两色掌握着世界丰富的变化。开篇是高山插入云霄,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连绵不绝;中篇是一座大桥横跨江面,水波汹涌澎湃,气势磅礴,无比壮观。尾篇节奏趋于平缓,放眼望去,江水悠悠,渔舟点点,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落墨-裱板-打底色-上重彩-点墨”随着画卷的渐渐呈现,灯光摇曳中,我仿若看到在遥远的宋朝,一位年轻的画家正以浓墨勾勒,又用淡墨反复相皴......王希孟将灵魂赋予那抹青绿,怀抱悠远,生机勃勃。
只此青绿,不止青绿
“青绿千载,山河无垠”
18岁的少年,用他那宽广的胸怀包容了世界,用年轻的生命作画,才有了青绿千载的《千里江山图》,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它也不仅仅只是一幅画,它蕴含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少年的胸怀!历史的年轮在我眼前划过,英勇无畏的17岁少年霍去病征战沙场保家卫国、马踏匈奴;少年多智的屈原一生忠心爱国、为国捐躯;在当代,袁隆平爷爷在少年时代立志要让中国人摆脱饥饿;屠呦呦奶奶自小定下用草药救死扶伤的目标......这就是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活力,是向上,是祖国的未来!
“青绿千载,山河无垠”,我想一个民族发展中最根本、最深厚的是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它是持久的力量,而这,正是一代代中国人传承下来深入骨血的顽强、英勇和奉献。
指导老师:陈维娜
奉教院附小 图书馆 方红英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