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彩校园 > 正文
老街新韵
发布日期:2025-06-19    作者:奉贤区青村小学 五(1)黄嘉峻   点击率:

清澈的小河里倒映出老式花窗上闪耀的霓虹灯影,几千年的木质门楼前,清扬的字体在夜晚中发出古老的光泽。这座隋末唐初成陆,宋初成村的老街,正用自己布满皱纹的砖瓦,编织着时代的经纬。

青溪老街的大门,是历史与现代交融的诗意符号。门楼的飞檐翘脚保留了传统徽派建筑的灵动,门楣高悬的匾额用苍劲的书法篆刻“青溪老街”四字。这座门楼不仅是地理的界碑,更是文化的榫卯。   

清晨,年轻女孩举着自拍杆调整美颜滤镜在大门口打卡,午后,外卖骑手的电动车从门簪旁的无线充电板疾驰而过。当全息投影将《千里江山图》泼墨于门洞时,青溪老街的大门,成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立体的长卷。

古戏台的雕花藻井盛着月光,如今在抖音直播间化作像素的漩涡。六百年前,杜丽娘的水袖要甩过三重院落才能惊动书生。而今鬓插绒花的旦角甩动五尺水袖,云手轻扬时,五湖四海的网友点赞便化作漫天纷飞的电子花瓣。老戏台楹联上的墨字会随风雨剥蚀,但直播间里"国粹YYDS"“这才是顶流”的弹幕,正以代码形式在云端永存。 

当AR技术将牡丹亭的姹紫嫣红嫁接进客厅背景墙,当AI修复让梅兰芳的胶片穿越电流重生,那些曾被院墙阻隔的婉转吟哦,正在无线信号里长出新的根系。戏台从未消失,它只是抖落了梁柱间的尘埃,在时代的光谱中裂变成千万个璀璨的入口。

新生的文化密码正在钻缝间疯长,它们不是与古朴的偏离,而是青苔与青砖亿万年来心照不宣的默契。那些曾在战火中飘摇的文化基因,正在这个时代绽放出不可思议的形态。就像青砖永远记得自己来自哪座山峦,新生的苔痕终将在岁月里沉淀成新的年轮。


指导老师:陈雨悦

青村小学  图书馆  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